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原文及译文
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既,字叔平 。七岁而孤,笃学自力 。年十七举进士 。当时闻人刘筠、戚纶、黄宗旦皆称其文词必显于时,而其器识宏远,皆自以为不及 。天圣五年,擢进士第三人,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 。归见父老故人,幅巾徒步,人人至其家 。召试学士院,出知涟水 。
公为进士时,邓馀庆守涟水,馆公于官舍,以教其子 。馀庆所为多不法,公谢去 。数月,馀庆以赃败 。及公为守,将至,或榜其所馆曰豹隐堂,赋者三十余人 。岁饥,公劝诱富民,得米万石,所活不可胜数 。
出知洪州,属吏有郑陶、饶奭者,挟持郡事,肆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有归化兵,皆故盗贼配流已而选充者 。奭与郡人胡顺之共造飞语以动公,曰:“归化兵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有变 。”公笑不答 。会归化卒有自容州戍所逃还犯夜者,公即斩以徇,收陶下狱,得其奸赃,且奏徙奭歙州,一郡股栗 。
知滁州,山东大贼李小二过境上,告人曰:“我东人也 。公尝为青州,东人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 。”遂寇庐、寿,犬牙不入境 。李参为河北转运使,职事办治,进秩二等,且官其一子 。郭申锡为谏官,争之曰:“参职事所当办,无功,不可赏 。”上怒,欲罪申锡 。公言:“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吾过 。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
英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又迁吏部 。熙宁初,迁左丞,公年七十矣,求去位,不许 。章数上,乃以为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徐州 。遂请老不已,以太子少师致仕 。六年正月十五日薨,享年八十八 。
公为人乐易深中注,恢然伟人也 。平生与人,实无所怨怒,非特不形于色而已 。专务扬善掩恶,以德报怨,出于至诚,非勉强者 。天下称之,至于敦尚契旧,葬死养孤,盖不可胜数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释:
乐,和睦快乐;易,平易近人;深中,城府深 。
译文:
赵公名字叫既,字叔平 。七岁的时候死了父亲,专心好学尽心尽力 。十七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当时的有名望的人刘筠、戚纶、黄宗旦都认为他的文章必定会在当世显扬,而他的器量见识宏大深远,(他们)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天圣五年,提升他为进士中的第三名,授予他将作监丞的官职,到海州做通判 。赵公回到家乡看望父老乡亲朋友,戴着头巾,徒步行走,人人都可以到他家里来(看望他) 。皇帝征召他到学士院考试,到地方做涟水知州 。
赵公还是进士的时候,邓馀庆做涟#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水的太守,聘请赵公在官舍里做老师来教他的孩子 。邓馀庆做了许多不守法纪的事情,赵公就辞职离开了 。过了几个月,邓馀庆因为受贿被罢官 。等到赵公做涟水太守,将要到达时,有人在他当年教书的地方挂上匾额上书“豹隐堂”,有三十多人为之写赋 。有一年出现饥荒,赵公规劝诱导富有的百姓,筹得了一万石米,救活的人数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