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原文及译文( 三 )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 。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 。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 。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 。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 。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 。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 。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 。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 。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 。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 。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 。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 。”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 。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 。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 。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 。”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