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曹伯启传》原文及译文( 二 )
延祐元年,升迁内台都事、刑部侍郎 。宛平县尹偷盗官府的钱,丞相铁木迭儿要同时诛杀守卫的人,伯启执意不同意,后改为杖刑后放逐 。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已经派人代替了他,又命伯启前去追查此事 。驻扎沅州,路不通,伯启恐怕带兵前往就会让那些人受惊,将会导致暴乱,于是先派遣令史杨鹏单人匹马去告诉新帅,并详备地了解到有关情况,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边境百姓得以安宁 。大同的宣尉使法忽鲁丁,用鞭子强迫岭北的百姓运粮,每年达几万石 。他肆意欺上蒙下,累计贪赃数以万计 。朝廷派使臣去监督征收,先后受他的贿赂,都反而替他说假话 。最后派伯启去处理,此人已经过世,伯启开导他的后代子弟说“欠官府的钱,虽然人死了也一定要征收 。与其用钱向别人贿赂,不如偿还给官府 。只要列出你父亲行贿的数目,官府替你征收 。”那些受贿赂的人都很害怕 。把钱偷偷送还给他的儿子,仅钱钞就有五百余万缗 。伯启后出任真定路总管 。在任期间,崇尚刑法宽容,治理简明,百姓过得非常安稳 。
英宗即位后,召他任山北廉访使,当时诏令建西山庙宇很急,御史观音保等因是荒年请求缓建,激怒了皇上,于是杀了谏阻的人 。伯启说“皇上英明果断,这样就不能不诤谏” 。于是就弹劾台臣缄口,使政治清明时代有杀谏臣的名声,帝听后不禁有些惊恐 。不久授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诏令他参加修订《大元通制》,伯启说“所谓五刑,即刑分五等,如今受黥刑、杖刑者均服役于千里之外,百人中无一人能活着回来,这是一个人身受五种刑法.而不是五等刑法分别给哪一个人 。这法应当修改调整 。”丞相认为这个意见很对,正好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这个建议未能实行 。
泰定初,伯启告老还乡,在乡里悠闲地生活,砀山的人因他贤德,称他的住处为“曹公里” 。至顺四年二月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