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苏洵传》原文及译文(三)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三)
宋史
原文: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译文(三)】《远虑》曰: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 。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可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之矣,腹心之臣知之可也 。夫使圣
人无权,则无以成天下之务,无机,则无以济万世之功,然皆非天下之民所宜知;而机者又群臣所不得闻,群臣不得闻,则谁与议?不议不济,然则所谓腹心之臣者,不可一日无也 。后世见三代取天下以仁义,而守之以礼乐也,则曰“圣人无机” 。夫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 。顾三代圣人之机,不若后世之诈,故后世不得见 。
其有机也,是以有腹心之臣 。禹有益,汤有伊尹,武王有太公望,是三臣者,闻天下之所不闻,知群臣之所不知 。禹与汤武倡其机于上,而三臣者和之于下,以成万世之功 。下而至于桓、文,有管仲、狐偃为之谋主,阖庐有伍员,勾践有范蠡、大夫种 。高祖之起也,大将任韩信、黥布、彭越,裨将任曹参、樊哙、滕公、灌婴,游说诸侯任郦生、陆贾、枞公,至于奇机密谋,君臣所不与者,唯留侯、酂侯二人 。唐太宗之臣多奇才,而委之深、任之密者,亦不过曰房、杜 。夫君子为善之心与小人为恶之心一也,君子有机以成其善,小人有机以成其恶 。有机也,虽恶亦或济,无机也,虽善亦不克,是故腹心之臣不可以一日无也 。司马氏,魏之贼也,有贾充之徒为之腹心之臣以济,陈胜、吴广,秦民之汤、武也,无腹心之臣以不克 。何则?无腹心之臣,无机也,有机而泄也 。夫无机与有机而泄者,譬如虎豹食人而不知设陷阱,设陷阱而不知以物覆其上者也 。
译文:
《远虑篇》说:
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懂得经略之策,精通权术之道,深悟心机之要 。拥有黎民,拥有群臣并拥有腹心之臣 。经略之策,可让天下黎民人人知晓,权术之道,不可让黎民知道#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但可让群臣知道,而对于心中之机要,则只能让个别心腹之臣知道 。如果圣人不懂运用权力,就不可能办好国家的事务;如果圣人没有心机,就不可能成就万世之功业 。这些道理都是不便让天下之民知道的 。心机既然不可外泄于群臣,那么皇帝与谁商议定夺呢?显然是心腹之臣,所以说,心腹之臣对于皇帝来说不可一日没有 。后世认为夏、商、周三代以仁义夺取天下,以礼乐守护天下,不免盲目得出“圣人无机”的结论,但是我仍然认为,圣人如果无心机,是不能夺天下与守天下的,只不过三代圣人之心机不如后世圣人心机之诡诈,所以后世之人往往不易轻易发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