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孙征君传》原文及译文( 三 )
赞(一种文体)说:我的哥哥百川从夏峰的学者那里听说,孙奇逢曾经对人说:“我开始自己料想与杨涟、左光斗诸贤是一样的命运(即下狱被害),待到后来经历离乱,能进入死亡的次数有好几次,然而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因此学贵知命而不惑 。”孙奇逢论学的书很多,他的品质操行,学者们都记述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讲了,而单单记述他那些分明的大行 。正当高阳孙承宪把军事委托给孙奇逢,他尽力推辞不去担任,大家都认为这很可惜,而孙承宪两次被起#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用两次被罢免,到头来无所成功,《易》所说的“介于石,不终日”,大概就是这样吧 。
作品注释
(1)孙征君:孙奇逢,字启泰,一字钟元,明清之际学者,明亡后隐居,清廷屡征不出,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征君”,“又称“征士” 。
(2)北直:即北直隶 。旧称直属国都的地区为直隶 。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以直属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直属“留都”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 。北直隶包括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大部、河南、山东小部地区 。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 。
(3)倜傥(tì tǎng):豪放洒脱 。
(4)内行:居家的言行 。笃修:诚恳而美好 。
(5)著功烈:行显赫的功业 。
(6)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天启年间(1621—1627)因反对魏忠贤被革职,讲学无锡东林书院,为东林党领袖之一,后魏忠贤派人前往抓捕,投水而死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后被革职,与高攀龙等同讲学于东林书院,世称“高顾”,亦为东林党领袖之一 。
(7)名义:名节 。
(8)叨“通“饕”,贪焚 。叨秽者:指贪官污吏 。
(9)杨涟:字文儒,号大中,应山(今湖北省应山县)人,曾上疏数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逮下狱,死于狱中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 。天启年间(1621—1627)为魏忠贤所害,死于狱中,追谥忠毅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因疏劾魏忠贤下狱,死狱中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为魏党诬陷被捕,死于狱中 。
(10)鹿正:明末文学家鹿善继之父,定兴(今河北省定兴县)人 。曾倾家营救杨涟、左光斗,时称鹿太公 。张果中:字子度,新城(今河北省新城县)人 。杨涟、左光斗入狱后,孙奇逢、鹿正及张果中商议,募捐得数千金,入京营救,杨、左死狱中,营救未成 。后周顺昌被捕,孙奇逢又筹金数百加以营救,周顺昌死,孙奇逢就以筹金为他办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