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辛弃疾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辛弃疾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宋史《辛弃疾传》原文及译文】原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澜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
弃疾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
孝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
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 。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 。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断 。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 。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 。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 。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 。”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 。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 。”辛弃疾(并不理会),仍斩下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 。从此以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