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辛弃疾传》原文及译文( 二 )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 。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 。(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 。当时他二十三岁 。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 。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 。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 。(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 。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 。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 。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 。(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 。(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 。(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