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吕元膺传》原文及译文( 二 )


元和年间,经多次升迁做了给事中 。不久又外放为同州刺史 。辞行的时候,皇帝趁机询问政事,他的回答详细明畅 。第二天,皇帝对宰相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应该留在我身边,为什么外放他呢?”李藩、裴珀谢罪说:“陛下过问(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 。臣等冒死请求留下元膺在身边侍奉皇帝 。”不久,兼任皇太子侍读,进封御史中丞 。被授予鄂岳观察使 。曾经夜间登城巡视,守城人不许他登城 。他身边的人说:“这是中丞大人 。”守城人答道:“夜间辩认不清 。”元膺就回去了 。第二天,提拔守城人做了大将 。调到京城做尚书左丞 。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遂关系不和,朝廷就调孟阳任散骑常侍,王遂任邓州刺史,诏书中并没有指出谁是谁非 。元膺呈上那道诏书,请求指明是非曲直,来显示朝廷惩恶扬善 。
江西观察使裴堪审查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一案,没经审讯就将李将顺降职 。元膺说:“观察使弹劾部刺史,不加审讯,即使他的罪行当诛,也不能成为天下执法的典范 。”请求朝廷派御史审查,宰相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见 。
【新唐书《吕元膺传》原文及译文】吕元膺被选拜东都留守 。按照惯例,留守将被赐给旗甲仪仗,轮到元膺做了东都留守,却免了这一规矩 。有人上书说:“朝廷正用兵讨伐淮西,东都邻近惟西,减少他的仪仗就会有损他的威望,请求和华州、汝州、寿州的仪仗一样 。”皇帝不许,连同三州的仪仗也一同免除了 。留守不赐给旗甲仪仗,从这时开始 。东都有李师道留下的官邸,邸兵和山棚人密谋叛乱,事情败露,元膺擒获了他们 。当初,叛乱发生时,东都人人恐慌,守兵势弱不足仰仗,元膺坐在城门指挥分派,神态安闲自若,人们赖以安定下来 。东畿西南通邓州、虢州,川深谷旷,多麋鹿,人们以射猎为业却不从事生产,迁徙不定,都矫健勇悍善于格斗,号称“山棚” 。权德舆任东都留守时,想笼络他们,没能实现,至此元膺招募他们为山河子弟,让他们保卫宫城,皇上下诏许可 。改任河中节度使 。当时方镇多无原则地纵容,只有元膺坚持正道严格自律,监军和来往办事的宦官,无不敬畏 。进京做吏部侍郎 。(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务非常合宜,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 。因病改任太子宾客 。为官始终没有过失 。死时七十二岁,追赠吏部尚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