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苏洵传》原文及译文(二)( 二 )
译文:
《心术篇》说:
做将帅之道 , 应当首先正心 。即使泰山倾覆于眼前也不变脸色 , 麋鹿出现在身旁也不眨眼睛 。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地对付敌人 。对于士兵要使之有正义感 , 没有正义感的士兵 , 即使以利相诱惑恐怕也不好指挥 。只有正义之气可以激励士兵 , 也只有士兵的正义之气被激发出来之后 , 才可以跟随将领打好一次又一次的战斗 。凡要进行一场战争 , 必须做到战争之前注意养财 , 搞好物质准备工作;即将开战的时候要注意养力;战争开始后要注意养气;战争胜利之后 , 要注意养心 。具体说来 , 所谓养财 , 就是要谨慎地燃起报警的烽烟 , 注意派士兵侦察摸清敌人的底细 , 使老百姓无所害怕 , 无所惊慌 , 从而安心种田 , 发展生产 , 准备财力;所谓养力 , 就是要丰厚犒赏士兵 , 使之养精蓄锐 , 无精神负担;所谓养气 , 就是要使士兵胜不骄 , 败不馁 , 始终保持旺盛的#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斗志;所谓养心 , 就是用人不尽其所为 , 以保其有一个正常的心理态势 。总之 , 要让士兵蓄有怒气 , 怀有欲望 , 并且不让这种怒气发泄干净 , 不让这种欲望得到完全满足 。因为有怒气就会有勇气 , 怒气不尽则勇气不尽 。有欲望就会有贪念 , 欲望不尽则贪念不止 。这样一来 , 即使天下统一了 , 士兵也不会厌恶战争 , 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发动七十场战争而士兵始终毫不懈怠的原因所在 。
将帅要有智谋和威严 , 士兵就不要太聪明了 , 使之愚钝一些为好 。因为将帅有智谋就可使士兵感到不可捉摸 , 深不可测;有威严就使士兵不敢违抗命令;士兵愚钝 , 就会老老实实地听命于将帅 , 就会效忠将帅而不怕死 。大凡调兵遣将 , 必须做到知敌之主 , 知敌之将 , 然后可以冒险发奇兵 。三国时 , 魏将邓艾越过悬崖峭壁突然攻击蜀军 , 如果不是蜀主刘禅的无能 , 则邓艾的百万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击破 。邓艾之所以敢这样出奇兵 , 就是因为他了解刘禅的无能 。所以说 , 古之贤将不仅能以自己的士兵向敌人挑战 , 而且能通过对其将帅情况的分析试探而摸清敌军的底细 , 这样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了 。
作为主帅 , 应该是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 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所谓知理即是知道战争的意义和目的 , 只有这样 , 主帅才能不屈不挠;所谓知势即是知道战争的形势 , 只有这样 , 主帅才能胸有成竹 , 不至于沮丧;所谓知节即是知道掌握战争的节奏及用兵的节度 , 只有这样 , 主帅才能伸缩进退自如 。主帅应不为小利所动心 , 不为小患而不安 , 因为小利小患足以玷辱我军的技艺与本领 。要把心思用在处理大利大患方面 。只有深怀技艺与本领而又自爱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 。所以说 , 一忍可以应付百勇 , 一静可以制服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