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二 )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水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宴会上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
不久太阳落山,人影散乱一地,太守回去,宾客跟随着 。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欢畅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
品读醉翁亭记
中心思想:
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 。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判断句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 。
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