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三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
重点字词解释: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 。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 。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
可:可以 。
以:凭借 。
为:作为 。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殆(dài):这里指有害 。本意:危险 。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