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风筝》教学反思3篇( 二 )
点拨 。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时遇到疑难处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 。
学法引导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 。
2.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阅读、去感悟 。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有朗读环节,但不够充分,尤其是赏析文中语句时应该让学生更充分的朗读,从而更好地了解句子的内涵 。
板书的书写应该更及时 。
《风筝》教学反思2篇
《风筝》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学习难度较大,课文难点较多,且本文思想内容可从多方面理解,这恰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研究性的教材 。现作如下反思 。
一、教学思路清晰 。一开始,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 。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
二、教学方法得当 。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 。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 。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 。教学时采用的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学生很是受启发 。评点时,大多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甚至后来连我的傲然神态都能表现出来 。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难题顷刻瓦解 。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 。即使他们说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
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
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但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
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透,打开思维,并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期末考试祝福语和鼓励的话2022
- 工作计划|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1个人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个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
- 祝福语|父母生日寿宴祝福贺词
-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
- 教育和自我教育读后感
- 将相和读后感800字
-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