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长征》读后感( 二 )
什么样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 。从资料上见到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 。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 。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 。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 。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 。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 。这个故事让我流泪,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长征精神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
如果要问我,纪念长征的感悟是什么?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谈,但不能虚度光阴 。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 。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遥望着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总会浮现长征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今天的纪念活动远远无法表达出我们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
2篇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 。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 。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 。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
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 。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