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


三体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
文章图片

三体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
文章图片

在6600万年前 , 一颗直径达到10公里的小行星 , 撞击到地球 , 产生了一个半径145公里的巨大陨石坑 , 这颗小行星不仅仅灭绝了恐龙 , 也让地球75%的物种消失 。 科学家普遍认为 , 此次撞击是中生代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 。
这颗小行星让地球遭受到了灭绝性的灾难 , 科学家一直在通过计算机模拟这颗小行星的运转轨道 , 了解这颗小行星的起源 , 从而帮助科学家在未来规避这类小行星撞击灾难 。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 , 或许是“星际来客”?在撞击地球之前 , 这颗小行星一直在围绕太阳系进行运动 , 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都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动 , 而这颗小行星的起源 , 也有可能来源于这片区域 。
【三体|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在陨石坑附近收集了一些陨石碎片 , 并判断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 应该是一颗富含碳质 , 并且多孔的小行星 , 这类岩石也可以在地球上找到 。 而在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克苏鲁博小行星 , 与小行星的成分极为相似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科学家都认为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应该来源于克苏鲁博 , 在地球留下的陨石坑 , 也被称为克苏鲁博陨石坑 。
然而随着科学家的计算机模拟 , 发现克苏鲁博小行星的分裂、运动 , 并不能产生类似小行星撞击事件 , 甚至在整个太阳系 , 都无法找到完全匹配的小行星或彗星 。
这说明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 还存在被忽视的线索 , 而且随着天文观测能力的提升 , 克苏鲁博与灭绝恐龙的小行星 , 成分的匹配率只有50%左右 。
克苏鲁博可能并非是灭绝恐龙的“起源地” , 随着太阳系内部的小行星和彗星逐渐被排除 , 科学家开始认为这颗小行星来源于太阳系之外的星际空间 。 造成地球生物大灭绝的神秘小行星 , 或许是一位“星际来客” , 而目前为止 , 被观测到的星际来客只有“奥陌陌” 。
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 , 大约2.5亿年发生一次:通过对全球陨石坑进行记录观察 , 小行星撞击地球属于一个概率事件 , 大约每100年 , 就会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 , 而每隔2.5亿年 , 就会有一颗10公里直径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
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 , 就有灭绝地球生命的可能性 。 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冲击力 , 不会直接灭绝整个地球的生命 , 但是撞击产生的冲击 , 会将大量尘土飞扬到地球大气 , 甚至到达平流层的高度 。
平流层的尘土高于雨云 , 尘土无法跟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 进而在平流层逐渐扩散 , 开始遮挡太阳光 , 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 。 严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 可能会导致类似“核冬天”的气候巨变 。
面对未来的小行星危机 , 目前人类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
如果直径达到10公里的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 , 科学家认为人类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 才能将风险完全化解 , 时间不足的情况下 , 就只能利用破坏性武器摧毁小行星 , 扩大受灾面积 , 但规避灭绝的危险 。 时间充足的情况下 , 科学家可以利用航天器携带太空网或撞击锤 , 不断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 从而完全规避撞击 。
目前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是“本努” , 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一直在不断升高 , 而NASA和中国都针对本努小行星制定了防御手段 ,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计算 , 利用23枚长征五号火箭 , 就可以改变本努小行星的轨道 , 让地球规避撞击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