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四 )
二、以读促悟,深究感悟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感受小夜莺的品质,所以我先让学生画出能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并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
比如学生谈到“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这句话时,学生开始时只觉得小夜莺真勇敢,一点也不害怕,对于敌人的问话,他还能很流利的回答 。我便说:“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这里的夜莺、麻雀、乌鸦和猫头鹰分别是指谁?”学生反复地读后,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发现原来夜莺是指小男孩自己,而其它三个指的都是德国兵 。当学生说到这时,有好多同学纷纷举手说:“老师,我还知道小夜莺还把德国兵比喻成‘野兽’、狗鱼 。”“多有趣的比喻呀!从这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德国兵很凶狠”“我体会到小夜莺很聪明,不仅回答了德国兵,还巧妙的痛骂了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从中体会到小夜莺对德国兵非常的憎恨 。”然后我让学生把感悟到的送到朗读中去,这时的朗读就很有效果 。
又如当学生谈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这句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好像”一词,先让学生把这个词去掉读读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后发现,如果去掉“好像”就说明他完全忘了,而加上“好像”一词,可以看出小夜莺不是把德国鬼子忘了,而是他装着把德国鬼子忘了,实际上是在麻痹敌人,暗地里却在数敌人的人数和武器,可见小夜莺是多么的机智 。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夜莺的勇敢机智来 。
三、抓住歌声,统整全文
夜莺的歌声贯穿全文,在文章中先后出现了四次 。每一次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文章中起到了统领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 。所以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把它画下来,看看每一次出现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读文,学生不难发现这几处,对这“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也比较容易理解,并结合后面的云图知道了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是相互照应,同时也感受到文中叙述的故事不是一次偶然,而且只要战争不止,夜莺的歌声就不会停止 。而这些是出于小男孩对国家的热爱,有着誓死保卫祖国的高尚品质 。对小夜莺这一人物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课虽结束了,但一提起小夜莺,学生马上会想到“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狗鱼”等,可见小夜莺的机智应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