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

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5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学生花坛旁浇花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
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
4、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合起来放在桌上 。
提问:我们把几个和几个合起来了?(伴随提问,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小结并揭示课题:3个和2个合起来是5个,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加法来算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加法 。(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简单的操作,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的活动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和学生一起分析主题图 。
①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