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起源及各地风俗( 四 )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
三月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 。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 。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 。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
黎族“孚念孚”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 。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 。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 。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 。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 。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 。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 。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 。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