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起源及各地风俗( 五 )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 。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 。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
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 。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瓜叶上痛饮
其他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
编辑本段【道教重要节日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的阐释 。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
夫世有军争,国有武备,由来久矣 。囊者豪杰相并,民罹刀兵,乃致茫茫苦海,死兵劫者,冤气聚而难散,魂魄沉而无救,四大之中,六合之内,号哭涕泣,无有已时 。故救军旅之祸,刀兵之劫者其不亦大乎!夫若是故,我黎庶乃多祈于太上真武也 。太上真武亦称真武大帝,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为净乐国善胜王长子,古燧人氏之后也,籍隶今山西临县 。善胜王后有孕四百二十日乃生真武 。真武天生神勇,宅心仁厚,亟得大道,以振群伦 。及长成,乃捐弃王位,负剑入湖北均县武当山(原称太和山)修炼,凡四十二年,功成得道,摄龟蛇羽化飞天,是为主司军旅之正神,而得普救天下刀兵之恶劫也 。至殷商末,真武受元始天尊命,建皂纛玄旗,披发仗剑,助周灭纣,故于姜太公封神之际加封玄武,并号玄天上帝 。及明永乐间,成祖朱棣谓真武阴佑其得帝位,因上号“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自永乐十一年至十七年,征召民工三十万,大修武当山,以报圣恩 。嗣后,武当山即成供奉真武之主要道场矣 。山西临县真武山、方山县北武当山暨陕西佳县白云山,则为其北方三大道场也 。
窃维临县真武山真武道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一说先秦年间,一说宋元时期,其建筑历代屡有修葺,屡有破坏,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被尽毁 。然遗址尚存,信士尚在,故八十年代后又有诸多道徒,群聚武山,举行法事 。公元两千年农历庚辰岁三月初三,真武圣诞日,道徒数人及山下居民酒首社家,合议于真武山巅重建真武大帝简易道场 。以是故真武山香火重现鼎盛,四方百姓咸感其诚,捐资捐物,图谋修复,盲愚归心,实所感奋 。嗟乎,以有真武而得国泰民安,俾使历代死国难之牺牲将士及兆众游魄,咸膺其庇,得受香烟者,是乃仁人之心,道意之真矣夫!于是碑记其盛,永锡传芳 。铭曰:紫微帝星初蒙尘,难息狼烟与妖氛,降魔还籍真武计,不战而屈天下兵 。王者之师,不可不兴;世界纷争,不可不平;惟天之所佑,无善不彰;奉天以伐恶,无罪不灭 。其惟真武用命已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