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中国近代史|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有感( 二 )
二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上不提供标准答案 , 鼓励读者独立思考 。例如太平天国起义 , 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 , 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 , 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 。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 , 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 , 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 , 甚至变本加厉 。
三是对中国传统社会惯性正当性的某种同情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中国社会必然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我认为 ,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相比 , 有自己的独特性 , 按照官方说法有自己的特色 。我认为不能简单的以阶级来划分 , 中国社会可以分为部落社会(夏商及以前)、封建社会(西周至秦朝以前)、传统社会(秦朝到民国以前)、近现代社会(民国至今) 。这里值得说的是 , 中国的封建社会指的是"分封建制"的社会 , 而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在皇帝家天下下的郡县制 。回到张教授这里来 。张教授认为 , 中国2000余年的传统社会之所以延续下来 , 定有其合理性 , 完全地否定传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人心的安顿 。例如 ,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 , 张教授是同情君主立宪制的 。这既满足了民众对皇帝的需求 , 同时顺应了时代 , 不会引起社会的巨大裂变 。当然同情归同情 , 由于中国当时革命派掌握了较大话语权 , 整个社会有一种革命的戾气 , 想不革命都不行 。
四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 。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 , 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 。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 , 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 , 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虎门销烟大快人心 。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 , 虽然睁开了眼 , 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 , 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 。再比如孙中山 , 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 , 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 。还比如北洋军阀 , 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 , 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 , 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 。等等 。
所谓近代史 , 按中国传统史学来说就是晚清史 。中国传统史学是朝代史 , 唐史 , 宋史 , 明史 , 清史这样的 。书中认为晚清历史的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拖入它们的世界体系的过程 。西方有个世界体系 , 我们有一个天下体系 , 或者叫朝贡体系 。但是我们这个体系是内敛的 , 是内缩的 。不是去打天下 , 征服某块殖民地 , 然后建立起朝贡体系来让其他人来服从 , 而是用一种文化的 , 一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国家来仰慕我们的文化 , 然后向我们进贡 。但是西方自十八世纪之后形成了一个输出型的体系 。它不断地把这个体系向外输出 , 把它所遇到的国家能殖民就殖民 , 不能殖民的也要纳入自己的体系中来 。在这两种体系的碰撞中 , 我们的天下体系显然崩溃了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段称为丧权辱国的历史 。
推荐阅读
- 美丽的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 美丽的中国读后感
- 美丽中国读后感
- 团队精神读后感
- 感动中国观后感400字
-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