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成长记录|《建筑师成长记录》读后感
本书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从建筑入门必须的知识,到弄清楚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熟视无睹的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丝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 。
"建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仅仅是需要雅俗共赏的公共艺术品,对于那些喜好品味时尚的人们而言,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执着的建筑师而言,却以为这究其一生永无休止的探索 。"即便一个简单的建筑,也是一种创造 。建筑学的学习既吸引人又常令人迷惘:创造从何开始?设计怎样展开?问题如何深入?优劣如何比较?作者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和图画,回答了学习建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知识性的解疑,有技巧上的点拨,有设计方法上的指导,有思维方法上的启发…读起来颇有趣味 。从速写的技法过渡到设计的实战经验,而且是作者的实践经验 。
有利于对于学习建筑者更为深入和深刻地学习和理解 。对从事建筑教育的人士深入浅出地理解建筑学和阐释建筑有很大帮助 。
"建筑师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创造的空间--路易斯·康" 。通过了解空间对于人们的感受和影响介绍消极空间和积极空间所表演的不同的角色 。更利用这种人们的心理和行动力来改变建筑的布局构图从而更为和谐合理 。
由最基本的概念转入建筑设计的要求 。我们进入一个建筑空间的方式会深刻影响我们在该空间的感受 。基本的为了满足各种功能进行空间组织和布局,()另外设计能够实现项目特熟的要求 。基于要求的满足之外,优秀的建筑师讲赋予空间和建筑灵性,丰富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行为感受,能够体现最初设计师构图的理念,突出创意和灵魂,将之独特之处可以让人们接受感叹 。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其过程,吸收其经验,应用于下一个设计 。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思考,对于设计的反思 。一件好的作品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都是建筑师时间精力金钱等等的结晶 。
建筑师有较好的灵感与理念的同时也要注重表现的方式 。对于建筑的表现方式,各种建筑设计的常识认知,对于建筑的多样性和合理性都要认真的学习 。例如:各种对立的性质的强化对比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例如静动态加上色彩角度等的不同组合表现的不同的感觉 。建筑师可以根据自己所追求的风格特色正确的应用各种表现方式:建筑设计不仅包括空间组织和建筑材料包装,还需要理念去引导、组织客观活动信息 。构图需要考虑入口位置、空间层次、场地关系、核心区域、公共/私密空间、虚实空间等 。设计构思应有多元化的解释:窗子可以透光、观景、空间定位等;工程处理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建筑关注的则是人和建筑间的关系 。设计需要在整体概念和具体细节间经常切换,才能有灵感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