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看完了,看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但总是觉得实际操作难 。而且也有疑虑:每个作者把成功的案例写得那么多,难道他们是神仙,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诚实而可爱的人,到后一章,她提到她不能用家庭会议改变孩子的态度的时候,已经是孩子们都大了,她到处宣传正面管教理论成功的时候,她沮丧、置疑她自己,甚至要把书扔到窗户外面去 。
刚刚看的时候,我想试试,想在家里建立一个家庭会议的制度 。想地点的时候就有点发憷 。客厅应该是首选 。但客厅里的人都是脸朝着电视的 。不让看电视吧,他们一次听我的,第二次不见得 。时间只能每周一次,周六晚上刚吃完饭,正电视节目还没有来 。我瞅准时间,准备提出的时候,孩子的朋友电话来了,讲了几句,说“我出去一下” 。就整晚不见人影 。
后来我改变时间,在孩子刚做完作业,饭还要一阵子的时候15分钟的间隙,地点选择在书房 。刚开口说:“我们家每周抽时间一起谈谈好吗?”孩子就说:“我很好,没啥好聊的” 。孩子爸也觉得无聊跟着一起出房间了 。总之失败了 。
“善而坚定的态度”的度的把握也较难,善呢,就容易让孩子看到有机可乘,坚定的态度很容易变成纳粹 。另外例子里面的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而且爷爷奶奶都不生活在一起,对中国独生子女、三代同堂的情况的处理可能更难一些 。不过她一直强调:所有的态度要秉持一点:我无条件爱你们,我的孩子 。父母老师的表情会告诉孩子真相 。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面部表情狰狞,肌肉痉挛是表达不出爱的 。她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小建议—冷静下来再处理非常有效 。但对父母来说需要“忍出内伤 。虽然孩子爸爸没有看这本书,但他最近的行事风格很像这一点 。
上周,他检查孩子寒假作业,发现有错的地方,吃中饭的时候,他就问孩子:“晚上不出去玩吧?”(商量、建议,语气友善)
孩子答:“暂时不出去 。”(留条后路)
他说:“如果晚上不出去,我就给你讲讲数学作业错的地方 。”(提出方案,但仍然是建议)
孩子答:“嗯—好吧”(有点不情愿,但因为前面铺垫,没话说)
晚上——
关掉电视机,他说:“现在开始讲题好吗?”(和善语气)
孩子闷闷地答,放下手机游戏,跟进书房 。因为心中不愿意,孩子根本不正眼看作业,就那么斜着眼听着,看着真让人想发火 。我本来也跟着进去,后来就出来看电子书了 。但他不管孩子表情,还是跟他讲,边问:“你这步是怎么想的呢……就是这步骤用错了公式 。”(善而坚定)
大概20分钟后,他结束了讲解,然后说:“你们现在高中的题目很难呀,我今天为了给你改这几页题,做了一下午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