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解读后现代主义》读后感( 三 )
第三章“政治与身份”
在这个章节里,作者并没有直接亮出核心“政治与身份”的观点,而是从话语着手,突出语言的力量,这里的“语言”指得是一套长期演变而来的互相关联、相互支持的陈述,用来定义和描述某一主题 。大致来说话语是主要知识科学的语言,如法律、医学、审美判断等领域中的“话语实践” 。当律师、医生以及其他人使用这些话语并不仅仅是默认某种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还涉及引起政治争议的活动,比如谁罪犯,谁是精神病人,又如谁是恐怖分子,谁又是寻求政治庇护的避难者 。这种先让他们自己“正常化”的话语占了上风,并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分化出“异己者”,也是就是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他者,异教徒、同性恋、女性等 。
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话语并不属于拥有话语控制权的个体,而是超越了这些个体,它也不仅仅存在于像法庭这样的正式语境中,而是遍布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法官的判决书到科学刊物、电视广告、流行歌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幅广告 。但如果一种话语权越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就越想以看起来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于是就会出有些人群认为另一些人群比自己更缺乏理性和文明 。
用福柯的观点来说,所有社会权力的话语就是在运用自己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使得下层群体边缘化,而更加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怀疑的一切(现代主义代表的各个领域),直至背后的政治因素更大于怀疑这些领域的本身,或许后现代主义会把自己标榜称为自由主义的一员,但其实社会的任何阶层都有其政治属性,后现代主义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他们仅仅不断地提出怀疑,坚持所谓的多元论,没有解决之道,所以无论他们的观点多么激进,还是缺乏稳固的观点,看上去更像一群被动的保守主义 。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文化”
在本章里面,作者又做出了进一步领域的发散,把后现代主义延伸到了艺术文化领域 。其中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和批评家尝尝想笼络先锋派艺术,将其作为典范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现代主义元叙事被用来使某些东西合法化,而利奥塔则认为当代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质疑现代主义元叙事所起到的这种作用 。
但是作者认为:“我们必须记住一点,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不见得需要从哲学或学术角度深入了解这些东西 。他们从谈话和报刊中同样可以获得新的思想,因为谈话和报刊尝尝传播这些新思想,但他们有时会搞错,有时只是一知半解,有时又夸大其词 。但也正是通过这种途径,重要的思想会像病毒一样被传播 。
“后现代小说”,在后现代小说中,历史人物或其他小说人物都会信步走入文本中,这种后现代主义手法更加强化了文本的不确定,通过展现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对立,后现代主义令人不安地摧毁了我们的现实感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叙事,使我们对之产生怀疑 。后现代主义小说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作为叙事这一观念以及与之相伴的回顾性讽喻,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约翰 。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