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英语读后感|《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过去常常听说,美国孩子的家长经常问孩子的问题是:你今天准备向老师问什么问题?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说今天向老师问了许多问题,家长会非常高兴 。我当时听了感到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为中国孩子的家长问孩子最多的常常是:你今天在学校听课专心吗?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如果孩子说在学校里很乖,很听话,上课的内容都听懂了,家长就很放心 。中美两国家长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两国间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我懂得了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表现 。一种是问题教育的理念,一种是去问题教育理念 。

美国人的教育理念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他们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而老师在回答他们的问题的过程中 。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跟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学生的独立见解为目的,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我觉得这种教育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注重人的发展 。

而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去问题教学的理念 。虽然老师也欢迎学生提出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问题解决掉,以让学生听懂知识、掌握知识为目的 。可以说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解决了问题轻轻松松地走出教室 。教师往往把学生的问题都基本解决掉了,才感到自己的教学是有成效的,才感到放心 。这种教学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 。长期以往,会约束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扼杀了 。难怪我们常常在问,为什么中国孩子基础打得好,但越往上学越不如外国的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强?学生怎么都象机器包出来的饺子,全都一个样?这难道不是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导致的结果吗?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技对经济、综合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而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的当务之急 。人才的培养,需要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上要有根本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由去问题教学转向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