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 祝融号火星车运行90个火星日,获取约10GB数据,到底厉害在哪?( 二 )


? 舱体式的结构方案 , 电子学设备布置在舱内 , 科学探测和通信类设备在舱外;
? 在火星车外表面的显著位置安装国旗 。
从整体来看 , “祝融号”在收拢状态下 , 下方上圆 , 圆代表通天 , 方代表达地 , 契合五大有效载荷的任务使命;舱体为长方形 , 顶板为近八边形 , 是中国人“四平八稳”美好祈愿的体现;在展开状态下 , 呈现“蝴蝶”的外形 , 源于对中国风筝的借鉴 , 而“蝴蝶”风筝又是众多风筝外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
除此之外 , 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车轮花纹中浮雕的“中”字和桅杆云台上的“火”字 。 一方面 , 车轮驶过后轮痕上留下清晰的“中”字 , 不仅将“中”字永久地刻在火星表面 , 还可以通过相邻两个“中”字的距离和位置的测量 , 测定火星车移动滑移率等关键参数 。
另一方面 , 在桅杆云台中部篆刻(九叠篆)红色的“火”字 , 不仅调和了桅杆云台单调的颜色 , 还表达了对火星车能安全度过每一个火星夜晚的祝福和期待 , 也是对中国古老篆刻文化的传承 , 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 。
很多人不明白 , 为何要进行火星探索 , 火星是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 , 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 同时 , 火星的探索信息比较丰富 , 也加大了我们对火星生命探测的热潮 , 如果我国能够找到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 , 那又是人类史上的一大突破 。
据官方说法 , 祝融(首辆火星车的名字)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 , 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驱散黑暗、带来温暖 。 火也将照亮鸿蒙 , 指引人类不断探索浩瀚星空 , 引领人类追逐光明 。 祝融驭火 , 承载着华夏儿女星辰大海的期望 , 将梦想化作了现实 。 期待祝融号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