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不仅收获了来自相关主管部门对我们在房产交易行业里做出的正面贡献的肯定 , 也同时进行了持续向内归因的思考 。 ”8月12日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 , 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直面投资者的种种疑问 。
然而 , 房地产的周期和调控本就是行业常态 , 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陷入非理性判断中无法自拔 。 彭永东的“向内归因”是行业内外鲜有的理性思维 。 只是 , 如何归因 , 结论在哪里 , 又是另一重命题 。
强监管意在何方?
最近的房产中介行业并不好过 。 2月份开始 , 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相继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或核验政策 。 与此同时 , 国内各地方政府亦加强了对房产中介的监管 。
7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发布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 将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网络媒体及从业人员都纳入了监管 , 房屋买卖和租赁成为整治重点 。
不久前“双减”政策对教辅行业的打击还在眼前 , 强监管下市场的担忧情绪蔓延至房产中介行业 , 甚至有人担心房产中介成为下一个教育行业 。 这一担忧可以理解 , 但显然过度解读政策面的“调控”同样是杞人忧天 。
第一 , 从监管层面来看 , 对居住和房产中介市场的监管的确在强化 , 但调控的主基调仍然是“房住不炒” , 重点是“炒” , 核心是为了“住” 。
8月12日 , 有媒体统计发现 ,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已超过300次 , 监管态度之坚决可见一斑 。 调控的核心 , 一直以来都是在“房住不炒”原则下 ,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 , 重点调控的是地产行业的过热区域 , 约谈地方有的涨幅超过10% , 有的土地溢价率过高 。 住建部曾约谈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五城 , 背后是四五年间这些城市楼市价格的全面上涨 , 其中南通成交楼面价涨幅达164% , 东莞房价涨幅达106% 。
一系列调控的终极目的是“住” , 让人住得起 , 住得好 。 在我国现有行业体制下 , 调控的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 但绝不是唯一手段 。 真正解决“住”的问题 , 靠调控也更得依靠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 即提升居住市场的运行效率 。
提高供给 , 当然是解决楼市问题的最快捷路径 , 但在供需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中 , 杜绝“炒”的主要路径是加快房子的交易流转 。 当前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更主要问题是成熟度不高 , 流转一快就造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 这是调控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行业成熟的标志 , 就是当一个城市的交易量在多少的时候 , 还能带来价格的稳定” , 8月12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 彭永东表示 , 成熟度较高的市场 , 换手率达到3%、4%依然能保持稳定 。
第二 , 教育本身无法与房地产相比较 。 两者有着不同的属性 , 我国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公办教育 , 教辅行业只是补充 , 而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中占比大 , 重要性也高 。
数据显示 , 房地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2%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7.3% , 考虑到房地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左右 。
推荐阅读
- 一天20次,日赚一万元,失足女被抓时累到虚脱:扶我一把,我腿软
- 继“妻荒”后,农村又一怪象出现,老农整日发愁,儿女却毫不在意
- 农村使用石雕牌坊的用处
- 农民常捡来当柴烧,却不知它价值很高,可调血脂降血压,10元一斤
- 俗语“小寒不寒看大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时候最冷
- 一只苍蝇引发的血案:凶手血洗5个村庄枪杀56人后,拉响手雷自尽
- 杭州杀人案始末:凶手终于压抑不住内心22年的罪恶,向警方招供了
- 农村压岁钱也涨了?给外甥200元差点“断亲”,只因我家3个孩子
- 除夕马上到,老话说“除夕三不空,明年不受穷”,三不空指的是啥
- 农村相亲“没车”太丢人?男子相亲排队3小时,因骑电动车被劝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