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见闻 做“难而正确事情”的贝壳,价值是否依旧?( 三 )


对贝壳来说 , 所谓“难而正确的事” , 指的是真房源以及种种数字化、标准化、品质化探索 。 房产中介行业 , 说难也难 , 说不难也不难 , 这个行业里的两个难点在于“房”和“人”(房产经纪) , 假如将这两个难点逐个击破 , 行业难题将很好地得到解决 。
如今 , 奉行长期主义的贝壳已经肉眼可见的达成阶段性成果 。
财报显示 , 2021年第二季度 , 贝壳成交额(GTV)为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22.2% 。 营业收入为242亿元 , 同比增长20.0% , 净利润为11.16亿元, 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6.38亿元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贝壳覆盖的门店数量为52868家 , 较去年同期末增长25.1%;经纪人人数为54.86万人 , 同比增长20.3% 。
值得关注的是 , 2021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7.75亿元 , 去年同期为5.24亿元 , 持续投入背后 , 是其奉行长期主义的另一个佐证 。
从成立之初 , 贝壳就从“真房源”出发 , 通过AI、大数据、VR等技术 , 制定和引领真房源标准 , 解决“房”的问题 。 二季度 , 贝壳试点推出了数字化工具“必行Pad” , 线下向消费者更全面地呈现房屋现状、未来装修效果等信息 , 使经纪人和消费者平均交互时长增加29% 。
2021年 , 贝壳推出“签约服务中心” , 设置专门的签约经理 , 至第二季度末 , 贝壳签约服务中心在全国30城落地287家 。 同时 , 贝壳在推进门店中“一二手经纪人分岗” , 使签约进一步流程化、标准化 , 截至6月底 , 在21个城市里有61%以上的门店完成了一二手分岗 。
这些“难而正确的事”最终的结果是使贝壳进入了错位竞争——不再像原来那样靠吃差价来赚钱 , 而是依靠行业链条的清晰透明 , 依靠效率竞争 。
当下市场对监管的误解某种程度上源于他们还停留在房产中介行业靠吃差价挣钱的思维认知——“房价越高 , 房屋的成交额越高 , 中介的提佣就越多”的机制 , 因为要吃差价 , 所以极尽所能地抬高售价、出租价格 , 导致“炒” , 导致行业过热 。
而随着流程化、标准化的持续推进 , 考核和激励机制发生变化 ,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介抬价的问题 。 从效率竞争的角度来看 , 贝壳的种种探索导向的前方正与监管方向相契合 , 或许这也是它能够持续穿越周期的原因所在 。


结语
在完成对欧美成熟市场跟随式创新后 , 中国迎来了大范围的、基于本土的二次创新 , 互联网领域里的O2O、共享出行 , 传统行业里的智能电视 , 金融行业曾经的“宝”类产品 , 都是二次创新的产物 。
有人对二次创新的手法进行了归纳 , 分为跨界混搭、边缘革命、底层颠覆三种 。 跨界指的是将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相结合 , 比如O2O;边缘革命指的是在传统行业中进行边缘技术创新 , 比如小米:底层颠覆指的是以技术对原有行业进行颠覆 , 比如“宝”类产品 。
当然 , 很多行业、企业用到的不只一个手法 。 假如对过去几年房产经纪行业的创新进行总结 , 可以发现以贝壳为代表的企业 , 更偏向于底层颠覆 。 这一颠覆根植在中国行业土壤和现实上 , 有着持久生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