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8月19日 , 记者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 , 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能够靶向多种冠状病毒入侵受体ACE2的阻断型单克隆抗体h11B11 。 该抗体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突变株感染宿主细胞及模式动物 , 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展现出良好安全性 。
同时 , 作为新冠肺炎病毒入侵宿主的受体的拮抗剂 , 该抗体表现出优越的广谱性和中和活性 , 可应对目前流行的各种变异株 。 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图源:视觉中国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 , 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 这给新冠病毒的预防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 亟需研发出可以应对病毒各种变异株的有效疗法 。 中和抗体疗法已被证明有效 , 但变异株的出现 , 使得单一位点的单抗必然失效 , 广谱中和抗体的研发必须提上日程 。
幸运的是 , 近日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分离出一株人源化的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h11B11) , 该抗体针对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 。
所谓单克隆抗体 , 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分子 , 属于生物药物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靶向病毒表面蛋白的单克隆中和抗体成为潜在的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 , 它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 , 抑制病毒的活性 , 保护细胞免受侵害 。 相比小分子药物 , 单抗药物机理清晰 , 对靶点的选择性高、特异性强 。 好的单抗药物可以高效率击中靶点 , 减少副作用 。
该研究成果对新冠肺炎的抗体治疗 , 尤其针对目前多种变异株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 经过多种冠状病毒的假病毒和真病毒中和评价 , 该抗体被证实对新冠病毒及其突变株病毒均具很好的抑制活性 。
同时 , 该抗体与微生物研究所早期开发的新冠治疗性抗体CB6联合使用能协同提高中和活性 。 CB6治疗性抗体是一款靶向新冠肺炎病毒S蛋白RBD的抗体 , 由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严景华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发 , 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
编辑:黄磊
【抗体|重磅!新抗体可应对新冠病毒各种变异株】审核:朱丽
推荐阅读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新冠病毒最终可能走向“静默”与人类共存
- “月球巡洋舰”来了!丰田要在2040年登陆火星
- 38亿光年外发现罕见「五重奏」,空间强烈扭曲,爱因斯坦又对了?
- 用于低混合电流驱动发射装置的激光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GRCop-84结构的分辨率和几何限制 (1)
- 《永恒族》:“漫威”宇宙再度扩展;爱,才是永恒的主题!
- 为什么猪不怕新冠病毒,也不会将其传染给其它动物?
- 宇宙是什么颜色的?最美宇航员王亚平揭秘,别被它的表面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