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2000字( 五 )
再来看看孔子的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 。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 。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 。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 。”)《论语·公冶长》,这是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 。正因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所以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
【论语读后感2000字】读《论语》,老师们请多关注孔子作为“教师”形象出现的精彩言论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他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属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合理的、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