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 三 )


其次,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有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 。我主要对传统、制度和教育谈些看法 。
书中提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只用不易觉察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加以改进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这就会忽视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促进性 。对于已经明显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传统,我认为应该用革命的方式予以废除,革命是激烈的 。因为如果明知行为违背真理,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它自生自灭而无动于衷吗?
各种制度没有固定的优点,它们本身无所谓好坏 。“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于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所以说,无论打着什么旗号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行为都是令人不齿的 。因为内群体对外群体有种天生的排斥感 。
教育方面,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只是背书和服从,而缺乏实践 。导致精神活力衰退 。中国学生读书只懂得按部就班,为的是获得一份平庸的工作,继而一代又一代的循环往复 。这方面,正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也就是群体的领袖——国家领导者应该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的 。
群体的领袖要想对群体施以影响,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反对者的“无视”,以建立权威,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个人的名望 。“能够取代名望的只有财富 。才干甚至天才 。都不是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 。”所以领袖必须要靠不断地额重复、传染和大胆的断言,来对群体保持领导 。现实来说,他们必须很重视舆论的煽动力 。因为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可以大量反复的向公众传播领导者的意图 。这对政权的巩固或者说人民的服从是起很大作用的 。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出,媒体屈从于社会思想主流,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舆论的导向性减少 。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旦某些群体或集团的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它必然要求一切有与其矛盾的思想意识不能供大众所认知 。当然对于公民个人的看法,应该没有很好的办法予以强制 。另外不可否认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也具有不可预知的能量 。比如拿破仑,这个矮个子将军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使得他的追随者心甘情愿得为他“神魂颠倒” 。因为名望带来地位与权力 。
最后,我想简单的谈谈信念 。信念作为组成群体的必备要件,它具有明显的牢固性 。一旦信念在群体的头脑中生根,就会成为鼓舞人心的源泉 。民族信念的消失,就会成为其衰败的信号 。值得欣慰的是,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在五千年的历史中,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但是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民族信念,生生不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