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一)
儿子上小学了 ,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订阅了《父母课堂》 。自从收到第一本开始 , 书里的内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
“关注”及时准确地根据社会热点进行评论 , 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随笔”为我们带来了成功的经验 , 受益匪浅;“家校频道”指导家长如何做好与学校老师的沟通 , 家校配合了解孩子;“海外视窗”、“美文共赏”更是开阔了眼界 , 取长补短;“父母忌语”、“孩子心声”让父母理解孩子 , 走进孩子的内心 , 爱护孩子;“教子良方”和“专家讲堂” , 使得家长学习了理论知识又能结和其他家长的实践经验 , 正确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 。
《家长课堂》的2011年09月和2011年10月的两期连载文章“弱在哪里补哪里” , 对我的触动很大 。文章中的父亲将女儿从幼儿到成人 , 从调皮淘气的小丫头到15岁独立出国留学的优秀少年的成长历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通过文章的字字句句 , 列举的点点滴滴事例 , 无一处不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 , 对孩子成长的良苦用心 。读完文章让我在对女孩的优异成绩由衷赞叹之余 , 更多的是对那个父亲的敬佩和自愧不如 。儿子刚上一年级 , 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和这个女孩当初一样 , 开始我急燥心烦 , 看过文章后也能静下心来想想如何帮儿子适应学习和学校生活 。儿子的口算刚开始的时候也有点跟不上 , 按老师的要求回家后每天必做口算练习 , 并且记录时间 , 我还随机根据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和儿子练习口算 。比如要吃饭了 , 我问他一共几个人吃饭 , 需要几双筷子 , 他回答后 , 我只给他一部分 , 然后问他够不够 , 还差几双 , 回答正确我会亲亲他的小脸 , 儿子也很高兴地去摆筷子了 。还有语文拼音和英语 , 我们也会进行随时的口头练习和交流 。比起文章中的父亲 , 我的付出和用心还是微不足道的 , 如果能象那个父亲一样坚持不懈 , 对于儿子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也会有所帮助 。
2012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准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 也给我了一些启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文章中说 ,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 根据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照文章中的提示 , 我也分析了下儿子的情况 , 首先他是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孩子 , 因此他在学习的时候就尽量给他安静的环境;另外儿子比较喜欢唱歌 , 并且都是他自己边听边学的 , 几遍就学会了 , 感觉他属于听觉偏好 。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时间(单程20分钟) , 在车里放英语、古诗或故事的录音 , 他很喜欢听 。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我们常听《三十六计的故事》 , 每个故事至少七八分钟 , 现在儿子已经可以绘声绘色地模仿讲出好几个小故事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