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的教育读后感

彼岸的教育读后感(一)
教师是一座桥 , 架设在童年与成年之间 , 架设在耕耘与收获之间 , 学生从这座桥上跨过 , 跨过人生幼稚无知的江河 , 使彼岸不再遥远 , 让理想变为现实 。——题记
【彼岸的教育读后感】夜晚 , 手捧《彼岸的教育》一书 , 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 , 感触颇深 。
阿兰·斯蒂尔是艾赛克斯郡一所高中校长 , 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严格要求+策略+一点爱心 。的确 , 爱是教育的源泉 , 是教育深入人心的价值所在 。他在教育中实践着对自己对学生的爱 。没有爱 , 就没有教育 。台湾有一位教育家讲“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 , 而爱别人的孩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 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 , 所以也是神圣的 。只有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 ,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 尊重学生的选择 , 只要有爱心 , 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 , 没有爱 , 再高明的教育方法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
如今 , 教师的工作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 还要更多的观察学生 , 了解他们的内心 。记得第一次大扫除 , 我叫学生把桌面擦干净 , 几位学生只顾擦自己的座位而对别人的置之不理 , 我当时看在眼里 , 痛在心里 。我亲手为其他同学擦了桌面 。后来 , 我组织了一次班队会 , 主题是“劳动最光荣” , 同学们顿有所悟 。第二次大扫除时 , 他们用自己的手拂去了自己心灵上的一些尘埃 。作为教师 , 时时处处要有明锐的观察力 , 从细微处入手 , 教会他们做人 , 抚慰他们心灵上的伤痕 。所有这些都要以爱为前提条件 , 因为爱是一把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 。
从事教育事业 , 服务学生 , 为学生创作自己应该应有的爱 。只要有恒心 , 爱心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假如学生是一只小小的鸟 , 我们要做一棵大榕树 , 成为鸟的天堂 , 想到我们现实的教育 , 真的应该收起任何抱怨 , 真情付出 , 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干 , 对教育对教学艺术孜孜以求 , 将爱进行到底 。

彼岸的教育读后感(二)
刚拿起《彼岸的教育》 , 封面的两排小字就吸引了我:“能否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智慧相遇 , 决定着教师事业的高度 。”走进书间 , 新颖的标题一一涌来 。“什么使教学熠熠生辉?创意!创意!”“杰出教师是‘教育之心’”“专业化发展——教师一生的课题”……这些大胆而又有特色的题目如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召唤着我投入字里行间 。畅游于新颖的案例 , 别致的创意中 , 我惊喜连连 , 乐不思蜀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国家 ,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 。下面我谈谈我看完书后的三点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