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幼儿敏感期读后感( 二 )
我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我感到非常幸福 。这本书会让我更爱我的孩子,我也会把我的爱传递给我遇到的每个孩子 。我呼吁所有父母不要光用嘴说爱孩子,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吧: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观察孩子,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多关注并捕捉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让我们的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
捕捉幼儿敏感期读后感(二)
假期读了几本关于幼儿早期教育的书,其中《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是介绍蒙氏教育的敏感期的一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敏感期这一概念 。敏感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内,孩子学习某种技能或知识或发展某种能力最为有效的阶段 。说到敏感期,不禁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
1920年,印度米德纳波尔小城中的人们从附近森林的狼窝中带回两个女孩,大的大约七八岁,小的才两岁左右,两个孩子一直跟着狼生活在森林里 。后来,人们将两个女孩送到了小城中的孤儿院,还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
人们发现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习性与狼一模一样 。比如,她们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对火、光和水极为害怕,只吃肉,吃的时候会趴在地上用牙齿撕开肉来吃,等等 。
阿玛拉在被带进孤儿院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人们随即对卡玛拉展开教育 。但是,经过7年的教育,卡玛拉才只掌握了四五个词,勉强学会了几句话 。16岁时,她也去世了,但直到那时,她的智力也才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智力 。
这是个真实的事例,卡玛拉并没有什么先天的缺陷,她的各个生理系统都是正常的 。而她之所以无法真正像人那样去生活,就是因为她所有的重要敏感期都是在狼窝中度过的 。
由于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她没有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她的语言、行为等各种表现已经在”与狼共舞“的阶段里,形成了稳定的”狼的神经通路“,以后再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当孩子顺利地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
由此可见,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敏感期,是他成长过程中最主要且最佳的推动力,一旦错过,将会给他的生长发育包括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
科学家们将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具有的时间段称为”机会之窗“,对于孩子来说,敏感期就是他的”机会之窗“,当这些”窗户“都打开了,他才能广泛地接受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他的学习也才会更加自然且轻松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新学期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老师师德师风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周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大班周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大班新学期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幼儿园大班月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月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幼儿园食堂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