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二 )


综上所述,孟尝君田文既然名列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四君子”之首,必定是出类拨萃,能力非凡 。我们在读《冯谖客孟尝君》这篇课文时,不能按作者的思路,停留在文章表面,而应该不落窠臼,对文中包括孟尝君在内的所有人物进行全方位的考究,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二)
读完这篇文章,大家可能都佩服冯谖的政治才能,和羡慕他的远见卓识 。但我更看到了孟尝君的领导能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 。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 。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 。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我们把他和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孟被看作是四之首,由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原因 。
在冯谖什么才能都没有的情况下,孟还是把他收入门下;在别人都讨厌冯谖的贪得无厌时,孟却甘愿不断得满足他;在冯谖没经过孟批准私自烧毁了薛地人的债券时,孟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正是他的知人和纳柬,使他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了君主的重任 。如果他心胸小、嫉才,不听别人的建议,他是不会高枕无忧的 。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三)
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 。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 。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观之很有伪君子之嫌,遂转而深思之 。得曰:孟尝君伪君子也 。
谖,贫乏不能自存,闻孟尝君子威名而投其门下,是落魄之极也 。君子本应无由而救之,是义也;然孟尝先问“客和好”,是为求利 。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求利者,可谓君子乎?小人也 。客本落魄之人,焉肯称其能,如若,恐被讥之曰:有能何至斯 。问客何能,本小人之行径也,客无能,无利可图,本应弃之,然孟尝笑而曰:诺 。何也?笑多一无用之食客,若弃而不顾有损君子威名,不弃实无用也 。故孟尝笑乃苦笑也,试问君子如是乎?孟尝君伪君子也 。
本文写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力交替的局势中巩固了政治地位,表现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的权贵的养士之风,同时也肯定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某些品德 。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篇文字歌颂了冯谖的政治卓见 。冯谖的所谓“焚券市羲”,实际上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活动 。()冯谖的政治远见,明智远虑,就在于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一个统治者尽管可以一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如果失去民心,将是十分危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