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三 )


从文学性、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刻划人物上来认识 。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谈、行为细节的描写,通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地刻划了一个有奇谋异策的冯谖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异乎寻常的智谋和奇士的风采 。
文章写冯谖的三件事:一是冯谖初为门客,以异乎寻常的回答和行动试探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二是在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在薛地当众烧券,收买了民心;三是写在孟尝君失掉相位后,冯谖出奇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建议在薛地建立宗庙,以长久保护封地,最后点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都是冯谖一系列的策谋起了作用 。
作品中孟尝君及“左右之人”的描写亦传神,“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及后来的“以告”,“皆笑之以告”,“皆恶之,以为贪而不足”,见出人情世态来 。
一、士为知己者死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孟尝君姓田名文,封地在薛,孟尝君是他的封号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 。
他以穷困潦倒而投靠孟尝君的面目出现,说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也没有什么专长 。这样做是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但是孟尝君接纳了他 。他还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甚至帮他那样一个无用的人赡养老母 。这时,冯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才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 。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
冯谖顶着可能被杀的风险,到薛地为孟尝君“市义”,也就是假传孟尝君之命,把债券一把火全部烧掉,免除了当地百姓的债务 。如果是一般人,得知自己的放出去的债全部毁了,一定会大发雷霆,但是孟尝君没有 。他只是说了一句“先生休矣”,正是因为冯谖之前对孟尝君的了解,才给了他这样做的胆量 。他知道孟尝君有容人之量,所以才会放开手去做 。
接下来冯谖为孟尝君巩固政治地位进一步营造了“三窟”,使得孟尝君在及国的地位大大提升 。冯谖为孟尝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 。
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同样不惜生命、刚烈永诀,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身上体现的古代英雄节义、精神价值,永远让后世感佩仰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