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一)
有一种不着痕迹的伤痛蔓延进身体,随着血液流遍全身 。在长叹之后,才发现已经被快速滋长的哀伤包裹了 。这就是我阅读郭敬明小说的感受 。
这应该是一个流着蓝色血液的人吧 。深邃的夜空下,几点星辰因为雾气变得凝重,寂寞的窗台,镶嵌着一个安静少年的轮廓,散发着香味的纸承载着墨香,划破冰冷的雾衣 。于是这些文字的基调变得如此感伤 。
那些记录了我们所有的纯真所有的脆弱所有悲悲戚戚的年代和所有闪闪亮亮的时光的文字,是最能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一个80后作家,青春与青春祭成了主要的笔调 。风吹起如花般绚烂的流年,点缀着你我的命途,在陌生与熟悉的转换过程中,那些沿途的风景记录着曾经的我们 。于是我们成长了,也在经历中感受青春的含义 。
不知从多久开始,我喜欢用文字沉淀心中的感受 。我不喜欢阅读中外的一些名着,那些对我来说如此遥远,乏味 。郭敬明在消失的天堂中这样写到:“我们疯狂的迷恋文字带来的温暖感觉,就如同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流星迷恋刹那间的坠落 。我们以文字为生,以文字取暖,假如有一天,我们没有了文字,那么我们就彻彻底底死掉了 。”当然,我对于文字的感受还未强烈到如此地步,仅限于一种爱好 。可是文字的魅力是真切的,无法估量的 。
爱与痛的边缘,不知作者为何选用这样的书名 。
那些回忆,那些爱,那些人,那些梦,那些痛,随风飘散后留下的除了幻影还有无限感触 。

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二)
这是郭敬明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以前的些许事情 。从高中开始到参加新概念作文的路程 。同时也从文字中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感 。
现在,他自主创办的《最小说》也成立了大约三周年 。在这几年里,有的是辛酸,有的是坎坷不平 。但他走过来了 。现在的他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了不起出色成功的80后作家 。在这本书中有介绍写作他的父母、朋友、老师等等,也有他的小说,无不体现他的个人才华 。高中阶段时期的他,为了家人选择了理科不惜代价的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文科 。他那种为写文章而无昼夜之分的精神令人倾佩 。
从这本书中,我们难免不会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孝顺自己的父母,珍爱朋友 。既而也让我清楚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半途而废,迎来更多的是得到自己内心的遣责却不是别人 。正如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啊,处于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没有人不戴着面具生活,谁能想的到,在某一天,别人会突然摘下那个和善可亲的真实面目,()而露出一副狰狞的面孔,那是深不可测,带有阴谋的将你无情的推入好似无底洞的万丈深渊 。因此,我认为只有自己的笔最可靠,它不会背叛你,它也不会终日戴着一副假面具来面对你,它任劳任怨,它是自己最贴心最真诚相伴的好朋友 。它会将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说却又难以说出口的事情写下来 。似称之为秘密写下来后填进秘密本里,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小偷窥视 。它仍不会在你无奈之时将你抛弃 。虽然它不会说话,只能无语,但是它自己知道它的心 。做笔的它当之无愧的可奉献自己终生陪伴有真才实学真水平的好作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