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二 )


我爱笔,也爱郭敬明的写作语言 。曾几何时,岁月如光阴似箭,穿梭远离的无影无终,似秋风扫昏黄的落叶,似江水向东流之的一发不可收拾 。我仍回想起《夏至未至》,爱好欣赏他那描写优美环境的语言…他的文字,以及他的才华,所有经他写作之需的语言仿佛被用心装饰过,如心般光点闪闪发亮,又如夜空中的星星经他点缀才有了机会在本本记事文章上跳跃,轻松而放肆的快活着,那些闪耀发光的文字在他可爱的笔下而自豪 。就如他喜爱张爱玲的文字,安妮宝贝文字的冷傲 。想象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许只是一个遥不可及,无可触摸的,远不达目的的不凡而缺乏真实的梦想吧!让自己更爱生活,爱父母,爱所有的人吧!

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三)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郭敬明
《爱与痛的边缘》分两个部分:“白昼明媚”和“暗夜未央”两辑,作者从自己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追溯,剖析自己性格成长及心灵意趣变化的内在动因,体现出青春世界里的明媚和忧愁 。“白昼明媚”主要是作者对个人成长轨迹的描述,虽然只是些零星的感悟与感怀,但可以窥见坐着的种种欢乐和悲伤 。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小孩,同时,又是朋友眼中的亲密战友,另外,又是自己眼中的彼得潘 。他说他活得很累,也很潇洒 。“暗夜未央”风格则完全不同,由于悲伤 。“一个安静坐着,只是写着字的孩子”,当我看到这样的描述时,有一份心惊,继而是无尽的悲伤 。因为,阅读这些文字的我,不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假装坚强着的孩子吗?这一辑中的小说很美,结局都很悲伤 。读着读着,令人想起张悦然,另一个文字精灵 。只是他的小说更让人觉得平坦舒畅 。
青春是明明灭灭的烛光,阴天终究会过去,明天依然阳光明媚 。做好自己是最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心态,积极地行动,还有对自己的责任 。
【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