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卫童年读后感( 三 )
童年时代是特别有意义的 , 很多奇思妙想的萌芽都来自宝贵的不可替代与重复的童年时光 。爱孩子 , 就来扞卫孩子的童年 。给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条件 , 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幸福 , 而不是每天都带着对学习和分数的恐慌睡觉 。
扞卫童年读后感(三)
年初 , 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孙云晓所着的《扞卫童年》 。利用业余时间 , 我阅读了这本值得一读的教育书籍 ,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受益匪浅 。孙云晓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 , 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比如说“要警惕青少年‘情感荒漠化’”“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童年恐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 , 解放儿童 , 发展儿童”“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其中“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 , 解放儿童 , 发展儿童”这一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也让我反思良久 。
读了孙云晓的《扞卫童年》 , 回忆自己的过去 , 不禁思考自己曾对学生的教育:自己把学生真正当孩子看了吗?我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吗?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有多少?我除了希望他们考出好的语文成绩慰藉我自己那份虚荣心之外 , 又有多少爱是“纯粹的”呢?我的学生需要我这种“强买强卖”的无私之爱吗?现在 , 我真正的体会到 , 爱学生是没有条件的 ,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 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地为学生付出爱心 。如果不能付出真爱来对待学生 , 学生就会敏感地认识到老师对自己只是训斥和说教 , 而不是真正为了他们的成长 。
【扞卫童年读后感】我觉得教师爱学生 , 不单要爱好学生 , 更要爱学习差的学生 。教师的爱应该是阳光 , 让所有的学生得到沐浴 , 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 在教师的眼里不应有坏学生 。在学生的眼里感到老师的爱是公正的、公平的、无私的 , 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和依赖 , 这样学生有话愿意向老师倾诉和老师沟通 。
教师爱学生 ,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 。学生成长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 当你觉得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 , 不要灰心 , 更不要把学生打入冷宫 , 要耐心等待 , 教育常是三分教七分等 , 在等待和帮助中让学生成长 。再者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 不可能完全一样 , 有的学生会乖巧听话 , 也有的学生比较淘气 。教师要看到差别 , 对每个学生不同特点给予尊重 。应明确没有尊重就没有爱 ,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 更应尊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 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 如果因学生淘气就将其看作是有问题的学生 , 这样根本算不上尊重学生 , 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真爱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以满腔的热情迎接那些淘气的学生 ,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 , 使每一个学生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