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世界读后感( 二 )
华为的世界读后感(二)
看了《华为的世界》这本书感触很深 。首先就是本书的简介吸引了我 。在中国,充满神秘感的企业往往被认为有问题,而这些企业也往往真的会如预期一样的倒下,似乎只有华为是个例外 。要了解这个中国企业的奇迹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就必须了解华为的领袖任正非,了解神秘的任正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执着和影响力从哪里来以及他对企业如何“基业长青”这个终极问题持续10多年的寻觅和思考 。实际上,任正非就是华为,对这个企业家“神”的一面和“凡人”的另一面的了解,对他管理思想甚至是个人性格变化轨迹的考证,就是解读华为从注册资本2.4万元人民币的代理商成长为60亿美元营收的准世界级公司的关键 。对所有追求世界级企业梦想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华为的经验不仅仅是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故事 。华为管理模式的演进、华为的“死而复生”、华为的技术研发、华为的海外拓展以及华为的接班人,这经验背后都是华为和任正非付出的巨大代价,而这些也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珍惜并共同拥有的 。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描述的华为以巨大的代价,通过向IBM等西方公司学习,实现对“华为特色”管理的自我否定,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的过程 。
从1998年8月,IBM全球服务部负责的IT战略与规划项目启动后,50位IBM顾问在华为一呆就是5年,按照人均顾问费20万美元计算,仅顾问费一项华为就支出5000万美元 。此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配合IBM项目组的管理工程部,也有300多人 。内部人士的估计是,整个变革项目的费用不低于10亿元 。这个期间华为的平均营业收入大概是200亿元左右,而且还经历了2002年这个营业收入下滑的“华为的冬天” 。
与人们对这个变革项目的抗拒而产生的心理成本相比,财务上的成本其实还是次要的 。花大价钱请的顾问来了,做导入培训的时候,华为的管理层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有迟到早退的,有质问顾问这个东西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华为的情况的,也有直接告诉顾问,华为的流程比IBM还要先进的 。好比一条航行了一半的木筏,为了抵御风浪,要在行进的同时改造成一条大船,任正非自入险境,面临的是一场凶多吉少的恶战 。
而作为一个非凡的企业领袖,他的让人眩目的沟通能力在这种关键时刻往往大放异彩:
“我们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 。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 。IBM是一个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公司,而华为还处在一个学生娃、课本式的幼稚管理阶段 。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希望掉到河里去 。”
推荐阅读
- 让世界充满爱读后感
- 年华是无效信读后感
-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
-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剪刀手爱德华读后感
-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 华为企业文化读后感
-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
- 海底世界读后感
- 关羽温酒斩华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