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四 )
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模仿 。看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就不顾我们自身的特点,也想照样子去做 。这也许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问题了 。我们要学会寻找,寻找那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 。这段路肯定很漫长,要走很多弯路 。但我们必须去寻找 。怎么寻找?重要的是去认识自己 。我想起现在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看重的教育叙事,想起刘良华、刘铁芳教授们写自己的教育自传,从中去探求”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从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灵 。斯科特——马克斯韦尔说:”你仅仅需要申明你生活中的事件造就了属于你的你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先认识自己,再谈教学 。听从自己的的心灵呼唤是那么不易 。也许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在 。还记得《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那只”蟋蟀“吗?只为选择自己完整的独特的生命,而拒绝按世俗的成功标准歌唱与生活 。作为老师,你是否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你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不要吝啬”赠予“,在”赠予“的同时,你已悄悄收获 。在没有体验之前,你也许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这是一种道德说教 。只有自己充分体验之后,在真正获得自身认同后,你才知道此言不虚 。有些老师,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 。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医生 。“我们假定学生的大脑是死的,这种假定导致了一种使他们的大脑麻木的教学 。我们很少考虑到学生在教室里可能会死气沉沉,因为我们用一种不当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来教他们 。在课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 。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才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 。那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 。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 。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我们很少这样去观察发现学生,很少这样去设身处地地设想学生,在一些老师的眼中,学生不是具体的”人“,而只是抽象的物体 。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去倾听他们,去了解他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综合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初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表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初三年级数学教学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2022高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怎么写
- 工作计划|初二2022年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表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