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九 )


“从游戏的成瘾性来看,真正应该考虑的因素,我认为是逃避 。如果一个人每天喝酒,每天吸食可卡因,人们会觉得这有问题,但因为互联网是社会都普遍接受的技术,当它成为一种瘾的时候,我们会忽略其影响 。”
——金伯利·S·杨(美国圣波拿文都大学战略领导力项目负责人)
今天,肖恩的妈妈利兹·伍莉,创建的非营利性的游戏沉迷康复网站,“在线玩家匿名协会”,平均每天的独立用户名访问量超过四千,正成为游戏玩家们的心理康复之地 。
“它成为了我人生中真正的使命,我其他工作只是用来支付开支,使得这个组织能够运作,我会继续这份工作,因为它让我感觉与儿子依然相连 。”
——利兹·伍莉(游戏玩家肖恩的母亲)
从儿子离去的那一刻起,利兹·伍莉的人生,便开始和游戏难以分离,而儿子的那声枪响,如同一声悲鸣,如此凄厉不绝地响彻在她整个生命之中 。
在东方社会,几千年来,玩一直是被视为不具正当性和合理性的生活态度 。中国的成语“玩物丧志”,在西方各种语言中都有着类似的格言 。但实际上,游戏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最根本的需求之一 。游戏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 。当然,新时代的游戏并没有停留在玩的苑地里 。
美国华盛顿州 华盛顿大学
华盛顿大学,一个与人类艾滋病毒相类似的课题遇到了困难 。一种特定的酶在病毒的增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重建这种酶的三维模型,以便支持相关药物的开发,实验室里的进展极其艰难 。2008年暑假来临前,课题组的师生们以游戏的心态设计了一款“折叠它”的游戏,邀请网上爱好者前来攻关 。出乎意料,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网游参与进来,他们被划分为互相竞争的小组,运行着这个游戏 。
“当我们放完假回来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下那段时间分数最高的玩家发现的结构,令人惊讶的是玩家提出的解决方案,确实解决了蛋白质的结构问题,我们也非常兴奋,玩家竟然能够想到 。”
——塞恩·酷博(美国华盛顿大学游戏中心 创意总监)
一个困扰了科学家近十年的难题,就这样被网络玩家们在三周的游戏中就解决了 。
美国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大学
游戏不仅在参与科学演进,也在改变人类的教学 。《向虚拟世界移民》的作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爱德华·卡斯特瓦纳本人就是一位资深玩家 。他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改革,比如课堂陈述被称为“游戏任务”,考试被称为“打怪”,家庭作业变成了“锻造”,而学生们被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简称“游戏公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