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 我们为什么爱看星空?( 二 )


除了英仙座流星雨之外 , 北半球另两大流星雨象限仪座和双子座流星雨同样收获了许多关注 。 尽管这两大流星雨的极大期均在冬季 , 但因为象限仪座流星雨正值元旦假期 , 还是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以观看直播的形式 , 来把自己的假期交给星空 。
2020年底 , 摄影师李政霖直播双子座流星雨 , 直接让他的微信视频号新增关注超过2万人 , 直播期间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百万 。
其他诸如狮子座、天琴座流星雨也逐渐为年轻人所熟知 。
大大小小的流星雨盛宴 , 满足了年轻人一年四季追“星”的愿望 。
其实人类对流星雨的观测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久远 。 据记载 , 此次火爆全网的英仙座流星雨 , 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36年的中国史籍中 , 当中记录了超过一百颗流星 。
在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在8至11世纪 , 对英仙座流星雨有详细的记载 , 此后的12至19世纪则只有零星记录 。 在进入21世纪后 , 英仙座流星雨出现的频次起起伏伏 , 直到2008年后才开始重新趋于稳定增长态势 。
从古代史书上的零星记载到天文观测学家的不断传承记录 , 再到如今人人可观的“星火盛宴” 。 可见 , 科技和社交媒体的进步 , 正在拉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与星空之间的距离 。
与流星雨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同样沉寂已久的星座文化 。 “你愿意为我去陶白白搜星座吗?”一个突如其来爆火全抖音的话题梗 , 让所有人都开始认识陶白白这位星座情感博主 。
截至目前 , 他的抖音粉丝数量1744.8万、微博粉丝数量1398.3万 。 很难相信一位星座博主能够在两大流量平台都坐拥千万粉丝 。
既懂星座、又懂情感 , 是粉丝喜欢与陶白白互动的人设基础 。 而真正使这场“造梗运动”出圈的 , 是背后潜藏已久的星座文化的再一次崛起 。
2019年 ,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超过20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 , 发现超过七成的年轻人对星座文化接触颇深 , 其中包含了16%的狂热爱好者 , 由此能够看出星座文化并不是新时代兴起的事物 。
通过微博搜索星座发现除了陶白白之外 , 诸如星座谜语、星座风水命理这类博主同样有着过千万的粉丝追随者 , 就连微博自身也有着4403万粉丝的微博星座官媒 。
在超话社区 , 星座超话有着9.3万发帖量和10万粉丝数 , 规模远超其他占卜超话 。 尽管星座占卜“玄学”性质偏多 , 但是社交场景多样化的趋势促使当代年轻人仍然愿意将其视为排解生活压力、放空自我的首选方式 。
另一方面 , 科技的进步一边推动着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宇宙的边界 , 一边也让更多人对蓝色星球之外的外太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十年前告诉你 , 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可能就好比2002年的时候有人向你吹嘘互联网电商的优越性那般不切实际 。
现如今伴随着英国“维珍银河”老板布兰森和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佐斯今年7月先后实现了太空梦 , 民间太空旅行开始被摆上桌面 。
尽管需要付出的人力与财力就已经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 但是蓝色起源、维珍银河、SpaceX三大高科技公司的太空“争霸赛”仍然向外界展示了足够强大的太空旅行影响力 。
透过各大直播平台 , 那些对自然与太空亲近而不得的年轻人 , 有机会更真实的目睹太空中发生的一切 。
2021年 , 不仅是太空旅行业的元年 , 同样也是太空直播的兴起之年 。
图/来源:网络
从天上坠落的火流星到遥远的星座 , 再到蓝色天空之外的浩瀚太空 。 从自我安慰与释放的角度来讲 , 看似遥远的星空其实与当代年轻人内心深处的距离并不遥远 。
甚至比起更为实际的明星演唱会、电视剧、动漫 , 浩渺而充满想象力的星空直播更能触及年轻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
内心的平静美国二战后兴起了一个文学流派 , 人们称之为“垮掉的一代”或“疲惫的一代” 。 这个重要文化分支的昵称如今正被用在当代年轻人的身上 。
在更多年轻人选择“躺平”之后 , 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宿极为迫切的被大众需要 。 很显然 , 仰望星空逐渐开始替代演唱会、音乐节、LIVE表演成为年轻人心中更具文艺范的压力排解方式 。
在这不经意变迁的背后 , 对新生活的渴望、孤独经济兴起、夜生活多样化三大因素 , 促使着年轻人与星空结缘 。
经历了迷惘的一代长辈们的洗礼之后 , 年轻人愈发在意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 与身边多位同龄人交流过后 , 他们普遍向我传达了两个对于如何生活的观点 。
一是不想活在长辈的阴影下 , 二是时常觉得自己活得“拧巴”(不自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