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 我们为什么爱看星空?( 三 )


带着现实与期望中的强烈落差 , 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着“换种生活方式”的冲动 。
然而 , 在当下 , 改头换面难免不切实际 , 旅行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眼中破解上述难题的折中之法 。
其中包括早些年火热的自驾游、民宿游到如今渗透进入年轻人生活的露营文化、垂钓文化 。
我同学小林(化名)告诉我 , 他和女友住过很多地方的民宿 , 大多民宿都有落地窗的设计 , 有时候晚上没事了两个人躺在落地窗边 , 来两罐啤酒 , 望着窗外的星星畅谈人生 , 感觉很放空 。
他的一番描述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2009年的夏天 , 那场让全国大部分地区人民都难忘的日全食 , 那个时候媒体头版标题大大的写着:“谁说白天不懂夜的黑” 。
有时候 , 漆黑夜晚零星几颗闪烁 , 能让我们暂时地理顺人生的思路 , 也好过不停的苟活 。 当然 , 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大部分年轻人的追“星”梦都是从别人的旅行故事里听来的 。
那些不能够亲自躺在星空下的年轻人 , 开始转而沉醉于天文博主拍摄的惟妙惟肖的视频里 。
现今的生活 , 尽管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 , 消费水平也日渐提高 。 但随之而来的高压和紧张的生活节奏 , 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感觉愈发孤独 。
那些被人冠以“躺平”的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加容易迷失自我 ,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信奉:“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
而在别人的故事里获取自己的快乐 , 也是一种幸福 。
在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直播中 , 除了成双成对的情侣许下久久远远的美好愿望 , 也有各式各样“孤独”的年轻人 , 把观摩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欢愉” 。
那些直播星星的视频、图片、文字 , 就是那些亲近自然而不得的“孤独者”聊以自慰的最佳素材 。
夜晚 , 不同于白天的敞亮 。 人们会把更多思考的时间留给漆黑的天空 , 而当代年轻人更是逐步开始把生活娱乐的时长 , 从白天向夜晚无限延展 。
近日 , 饿了么发布的《2021饿了么夏夜生活报告》中显示 , 夜间外卖订单量正在呈现增长趋势 , 包括夜间露营地、景区度假酒店、步行街综合体、健身房等多场景下的外卖单量环比增幅均在三成及以上 , 同比去年涨幅均在一倍及以上 。
同时 ,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数据也同样显示中国有超过数以亿计的90后“沉迷”熬夜 , 并且这一趋势还有逐步向95后、00后蔓延的迹象 。
图/来源:艾瑞咨询
可见 , 新消费时代下年轻人不仅爱熬夜 , 而且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熬夜经济 。 同时 , 夜生活活动场景的丰富 , 也给了星空文化破土而出的机会 。
经济市场讲究供求均衡 , 有了需求 , 自然就会有人看到商机 。 七夕前夕的英仙座流星雨能够有如此广的传播范围 , 离不开商家们卖力的内容营销 。
不管是微博、知乎这样的内容平台 , 又或是抖音、斗鱼的流量直播平台 , 都在不遗余力的试图拉近年轻人与星空之间的距离 , 他们都懂得如何将年轻人聚集在某个“场所”中 。
他们贴合年轻人对于渴望接近自然的需求、提供一种隔离式触摸星空的生活方式 , 这种恰到好处的需求提供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商家们一同融入了这场星空狂欢 。
写在最后亲眼目睹过流星的朋友告诉我 , 当流星一闪而过 , 你只会在短短的一瞬间本能地发出“哇”的一声 , 还来不及双手合十许下任何愿望 , 所以 , 如果你真的有强烈的愿望需要实现 , 你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
“再来一颗流星吧” 。
这样的画面不管是在现场还是隔着屏幕 , 都能给时常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当代年轻人 , 聊以慰藉 。
新消费时代 , 年轻人需要的是代入感、归属感 , 而不是简单的买卖 。 这是消费观念的改变 , 同样也是年轻人在不断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
刷屏全网的看星星预示着 , 星空文化早已不再小众 , 并且正逐步成为年轻人的潮力标签 。 随着科技的进步 , 一些人甚至开始研究利用航空技术 , 未来创造“人造流星雨”的奇幻场面 。
抬头仰望星空 , 我们的内心都平静安宁了 。
参考资料:
1《一个月涨粉千万 , 星座博主在短视频“复活”》开菠萝财经
2《英仙座流星雨没看到 , 我们能不能补一场人造流星雨?》科技日报
3《躺平的年轻人 , 撑起了“孤独经济”》一味研究
4《“生活方式混血儿”的养成》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