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 我国载人航天从飞船起步,为何不造航天飞机?美国教训历历在目( 二 )


而在飞船研制技术方面 , 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前苏联已经相当成熟 , 发展载人飞船可以借鉴苏联的经验 , 有了技术和经验基础 , 实施起来也有了方向 。

  • 研制航天飞机成本太高
要说航天飞机最大的缺点 , 或许就是造价太高昂了 , 即使投入使用后 , 重复性使用时需要更换部件的花费也依旧不菲 。
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造价高达12亿美元 , 为了“哥伦比亚号”的降生 , 不堪重负的美国政府最大限度的集中了财政力量 , 做出了取消登月任务、放弃“超级空间站”等一系列决定的背景下研制出来 。
除了造价高昂 , 一次发射至少要耗资5亿美元 , 返回地球后的维护费用也高得惊人 , 代价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承受得起的 。
后来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更是耗资50亿美元之多 , 投入是研制载人飞船的几十倍甚至百倍 。 从我国当时的国情出发 , 研制载人飞船更加符合实际发展情况 。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航天大国 , 航天飞机之旅也经历过两次至暗时刻 , 血泪史的教训或许也是从飞船起步的我国 , 迟迟不造航天飞机的原因之一 。
美国教训历历在目1981年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启了人类的“航天飞机时代” , 随后还研制和发射了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奋进号 , 共有5架航天飞机升空 。
在此期间 , 经历了两次黑暗时刻 。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1986年1月28日 , “挑战者”号在发射73秒后 , 飞机突然解体爆炸 , 这场灾难使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毁于一旦 ,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 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 。
挑战者空难时间 , 直接导致美国载人航天活动停顿两年多 , 事后有关部门展开了历时四个月 , 耗资仅100万美元的调查过程 , 由于设计有误、对一系列因素反应不当酿成此次灾难 。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
2003年2月1日 , 执行完任务的“哥伦比亚”号准备返回地球 , 不幸在大气层中轰然解体 , 驾驶舱瞬间四分五裂 , 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 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灾难 , 吓得目瞪口呆 。
事后调查显示 , 事故是由高温气体侵入左侧机翼下一个穿孔造成 。 这场耗资高达130亿美元的昂贵事故 , 促使美国开始转向攻克新一代载人飞船 , 并决定放弃所有航天飞机项目 。
2011年3月 , “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 , 也标志着美国航天飞机时代走向终结 。
我国当年选择了符合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路径 , 如今神舟系列飞船蓬勃发展 , 航天计划也越来越明朗 。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