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 结构稳定的超薄 1T-2H MoS2 异质结构同轴排列在碳纳米纤维上,用于超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和增强的电催化( 二 )


受上述讨论的启发 , 在此 ,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策略 , 通过简单的水热方法设计结构稳定的面内1T-2H MoS2超薄异质结构 , 该异质结构同轴排列在3D碳纳米纤维(MoS2/CF)上 。 首先 , 3D互连的CF基板不仅可以为电子提供高速公路 , 还可以抑制MoS2超薄异质结构的严重聚集 。 其次 , 由于高导电性和丰富的活性位点 , 1T相有利于提高电化学性能 。 此外 , 2H相的整合可以防止1T相的重新堆积 , 大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 在空气中存放36个月以上没有明显变化 。 考虑到集成的1T-2H超薄异质结构和导电CF衬底的优点 , 包括优异的导电性、巨大的活性位点和稳定的结构 , MoS2/CF复合材料有望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因此 , MoS2/CF复合材料在1 M Na2SO4溶液中在2 mV s-1时表现出310 F g-1的高比电容 。 此外 , 以所获得的MoS2/CF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和MnO2/CF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组装的ASC器件表现出令人感兴趣的81.4 Wh kg-1能量密度 , 与迄今为止报道的MoS2或基于MnO2的ASC系统 。 此外 , MoS2/CF复合材料表现出增强的电催化析氢反应(HER)性能 , 在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194 mV , 在0.5 M H2SO4溶液中的Tafel斜率为44 mV dec-1 。
2.结果与讨论
2.1.材料合成和表征
MoS2/CF复合材料的多步制造过程示意性地显示在图1A中 。 首先 , 将冻干的细菌纤维素薄膜在850°C下碳化以获得CF 。 然后将CF在1 M HNO3中超声处理1小时以增加表面亲水性 。 随后 , 以(NH4)6Mo7O24·4H2O为Mo源 , 硫脲为S源和还原剂 , 以酸处理后的CF作为底物 , 通过水热合成法生长结构稳定的1T-2H MoS2超薄异质结 。 图1B展示了半导体2H相和金属1T相MoS2的相结合概念 。 合理的掺入归因于2H MoS2的Mo原子与1T相(顶视图)的相似晶体结构和相同原子位置 。 S-Mo-S单层之间扩大的层间距约为0.68 nm(侧视图) , 远大于纯2H MoS2(0.62 nm) , 这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证明(TEM)分析(稍后讨论) 。
图1. (A) 1T-2H MoS2/CF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 。 (B)图解表示形成1T-2H面内MoS2异质结构的相结合策略 。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纯二硫化钼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 显然 , 没有CF衬底的支持 , 纯MoS2倾向于形成由大约1 μm尺寸的相对粗糙的球体组成的密集堆叠的不均匀结构(图S1A) 。 MoS2球体由许多厚度约为20 nm的纳米片构成(图S1B) 。 TEM图像也证实了纯MoS2的聚集结构(图S2A、B) 。 具有累积和厚纳米片的聚集球不利于电化学反应 , 因此非常需要通过构建集成复合材料来解决该问题 。 CF基材具有3D网络状结构 , 由直径为20 nm的交织纳米纤维组成(图S1C、D) 。 同时 , CF作为一种优良的导电网络 , 用于结构稳定的1T-2H MoS2超薄异质结构的生长 。
图2A显示了MoS2/CF复合材料的SEM图像 。 MoS2异质结构在CF表面同轴排列 , 结构相对松散 。 此外 , MoS2/CF纤维的直径从20 nm增加到180 nm 。 图2B中所示的TEM图像用于进一步研究所制备的MoS2/CF复合材料的结构 。 显然 , 超薄的面内1T-2H MoS2异质结构均匀且同轴地接枝在整个CFs的表面 , 这与上述SEM图像的结果非常一致 。 从图2C所示的高分辨率TEM (HRTEM)图像可以清楚地发现 , 超薄面内1T-2H MoS2异质结构由1-3层组成 , 明显比纯MoS2薄(6-10层 , 图S2C , D) 。 超薄结构有利于比表面积的增加 , 保证足够的电化学活性位点 。 此外 , 测得的MoS2异质结构的层间距约为0.68 nm(图2C1) , 略大于块状MoS2(0.62 nm , 图S2D、E) 。 增大的层间距有利于在快速充电/放电过程中电解质离子的快速扩散和嵌入 , 从而获得优异的倍率性能 。 图2D说明了MoS2/CF复合材料的HRTEM图像 。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平面中1T(八面体)和2H(三角-棱柱)相的共存(用黄色和红色区域标记) 。 红色区域中0.27 nm的晶面间距可归因于2H MoS2的(1 0 0)和(0 1 0)晶面 , 而黄色区域中0.27 nm的晶面间距可归因于(1 0 1) 1T相的晶面 , 表明形成了1T-2H异质结构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1T和2H域附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一些尺寸为2-3 nm的缺陷(图2D) 。 更有趣的是 , 即使在室温下在空气中储存超过36个月后 , MoS2/CF复合材料仍然呈现1T-2H相的共存 , 表明1T-2H异质结构具有惊人的结构稳定性(图S3) 。 这可能是由于2H相的存在有助于稳定1T相 。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元素映射图像不仅证明了C、Mo和S元素的均匀分布 , 而且证实了明确定义的核/壳层级结构(图2E) , 这与TEM完全吻合图像(图2B) 。 图2F中的选定电子衍射(SAED)图案显示了三个不同的衍射环 , 对应于MoS2的(1 0 0)、(1 0 3)和(1 1 0)晶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