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全球极端干旱,科学家忧马雅文明灭亡重现


二氧化碳 全球极端干旱,科学家忧马雅文明灭亡重现


气候变化不只会影响人们的生计 , 还会造成文明的消亡 , 最近在全球各地发生的极端高温与干旱 , 已经让科学家联想马雅文明与中国明朝后期的命运 。 明朝灭亡与七年大旱有关 , 而由于马雅文明在西班牙人入侵时早已不在 , 相关记载在西班牙人焚毁下也无从考证 , 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才确定马雅人的弃城也与干旱有关 。
1500 年前 , 当欧洲征服者航行到中美洲时 , 发现这个曾经建立标志性金字塔并一度维持约200 万人口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已经消失 。 马雅人如何走到尽头的问题是历史上最历久不衰的谜团之一 。
据BBC 报导 , 第一个马雅遗址建于公元前一千年 , 文明在公元600 年左右达到顶峰 。 考古学家已经发现数千座古老城市 , 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墨西哥南部 , 可能还有更多的马雅遗址隐藏在该地区茂密的热带森林之下 。
马雅文明令科学家惊叹 , 他们独特的艺术和建筑证明他们是大师级的工匠 。 马雅人在智力上也很先进 , 他们精通数学和天文学 , 使用中美洲唯一已知的书面文字 , 称为马雅象形文字 。 然而在公元850 年左右 , 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荣和统治 , 马雅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他们的大城市 。 在不到200 年的时间里 , 这个文明已经残破不堪 , 后来即使出现孤立的复兴 , 但马雅人鼎盛时期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 。
马雅文明灭亡源自持续百年的间断性干旱与罗马帝国一样 , 马雅人的垮台有众多原因 , 但是科学家愈来愈确定 , 有一个最终祸源 , 就是严重的气候变化 。 在马雅崩溃之前的几个世纪 , 大约公元250 年到800 年之间是文明蓬勃发展的古典时代 , 城市繁荣、农作收成好 。 来自对洞穴形成的分析显示 , 当时马雅地区的降雨量相对较高 , 但从公元820 年左右开始 , 该地区遭受95 年间断性干旱的破坏 , 其中一些干旱持续数十年 。
多数马雅城市都在公元850 年到925 年之间崩坏 , 这与一个世纪的干旱时间大体一致 。 因此专家相信 , 9 世纪的气候变化可能以某种方式导致马雅人的灭亡 。 但干旱主要发生在南部 , 北部仍有零星的繁荣文化 , 然而科学家发现9 世纪下半叶 , 马雅铭文减少70% 。 玛雅北部地区的放射性碳数据也反映同样的下降模式 , 显示木结构建筑也在同一时期大幅减少 。
创造性活动的减弱反映北方正在发生政治和社会崩溃 。 11 世纪又出现2000 年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 。 气候记录显示 , 大约在公元1020 年到1100 年之间 , 在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 降雨量急剧减少 , 与考古得出的马雅北部文明崩溃的日期非常吻合 。 11 世纪等于是马雅人的最后一搏 , 第一波干旱已经结束南部的马雅人 , 第二波干旱可能是北部玛雅人灭亡的最后稻草 。
明朝最后七年大旱引发农民起义除了马雅文明之外 , 明朝灭亡也与干旱有关 。 1637 年后的七年发生在明末的大旱 , 是中国近千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 , 在此期间 , 华东地区 , 尤其是黄河流域和江淮地区旱情最为严重 。 据科学家考证 , 1641 年菲律宾南部帕克山的火山喷发显著加剧干旱现象 , 进一步促成1644 年明朝的灭亡 。 此外 , 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 , 进入小冰期 , 再加上乾旱和荒漠化 , 都对政权产生一系列衝击 。
首先气候破坏北方边境的军用农场体系 , 使军费开支大幅增加 , 进而加剧明末发生的国家财政危机 。 其次 , 气候恶化 , 如降温、干旱、霜等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原粮产量下降20-50% , 粮食危机爆发 , 使明朝最后几十年动荡不安 。 第三 , 1637 年开始的严重干旱是引发农民起义的关键因素 , 最终加速明朝灭亡 。
全球极端干旱上演土地荒废流离失所现在干旱在全球造成的危机已经浮现 , 叙利亚目前正面临70 年来最严重干旱 , 阿富汗动荡部分也是因为干旱引发 。 而在南美洲的智利也处于历史上最干旱的一年 , 专家已预告葡萄园和农场聚集的中部地区可能会长期缺水 。 科学家找到造成智利干旱的原因是海洋温度升高 , 人为暖化加剧这种现象 。
【二氧化碳|全球极端干旱,科学家忧马雅文明灭亡重现】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Andreas Prein 表示 , 极端干旱是马雅或明朝等历史文明崩溃的原因 , 并可能破坏现代文化的稳定 , 例如最近在叙利亚看到的情况 , 对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在加剧特大干旱的严重性 , 感到非常担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