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 曾365天排队,如今被嫌弃!火了13年的网红鼻祖,要过气了吗?( 二 )


在小红书和微博上搜打卡绿茶 , 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探店 , 最火的时候 , 排队一两个小时 , 都是常规操作 。
很多商场、步行街 , 都拼命邀请他们来开店 , 有了绿茶 , 就是流量的代表 。
据了解 , 当年为了引进自带流量的快时尚餐厅 , 各大商场的招商人员可谓是煞费苦心 , 装修补贴、减免租金等形式各样的优惠措施轮番上阵 。
当年 , 不少购物中心打着“绿茶”即将进驻的旗号去招商 , 可以说 , 那时的绿茶就是购物中心的“吸金王” 。
超高的颜值和性价比 , 让绿茶大杀四方 , 但这两个吸金利器 , 随着时间的发展 , 也成了绿茶餐厅的两个致命伤 。
1.爆火的财富密码 , 太容易复制
一旦有了名气 , 各种复制、高仿类似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由于初期没有做好商标版权保护 , 绿茶餐厅被大量抄袭 , 一时间全国冒出了30多家多家质量参差不齐的山寨店 , 险些拖垮了绿茶 。
从8年前开始 , 冒充绿茶餐厅的门店在全国多地涌现 , 甚至有山寨绿茶餐厅已开始招揽加盟店 。
就目前市面上 , 就有贵州绿茶、南京绿茶、安徽绿茶、合肥绿茶等企业 。
标志性的环境 , 标志性的菜品 , 太容易抄袭 , 让用户傻傻分不清 。
很多网友在打卡绿茶后 , 会吐槽菜品太难吃 , 服务太差 , 但其实他们打卡的可能只是高仿绿茶 。
2.店越开越多 , 挣得越来越少
主打性价比的绿茶 , 翻台率一直是其赚钱的法宝 。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表示 , 绿茶餐厅的翻台率有自己的下限和上限:一天翻台率4次是下限 , 7次是上限 。
对于别的餐厅来说 , 可能客人坐满就赚钱 , 但是对绿茶而言 , 满客之后翻台才算赚钱 。
为了保证高翻台率 , 绿茶选择将门店开在购物中心、美食区、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
【货车司机|曾365天排队,如今被嫌弃!火了13年的网红鼻祖,要过气了吗?】绿茶最初还会和一些商户、商场甚至餐厅合作 , 互相引流 , 高光时 , 一张桌子每天会接待12到14波客人 。
如今13年过去了 , 其性价比依旧 , 但翻台率却下去了 , 挣得却越来越少了 。
究其原因 , 是消费者对性价比没那么敏感了 。
随着网红餐厅越开越多 , 消费者选择也越来越多 , 对于他们来说 , “平价”不再是选择一家餐厅的必选项 。
低价和排队是绿茶等正常运营的关键词 , 一旦排队的人减少 , 餐厅很有可能面临定价低运营带来的亏损 。
而且 , 绿茶还在疯狂开店 , 按照绿茶扩张计划 , 今年新开60家餐厅 , 明后年每年新开80-100家 , 每开一家店 , 都要投入大量成本 。
没解决根本的翻台率问题 , 开更多的店 , 也只是亏更多的钱 , 有些门店甚至连大热时期翻台的一半都无法达到 。
山寨导致口碑下降 , 向外扩张之路疯狂烧钱 , 在这种情况下 , 绿茶渐渐被遗忘 。
3“老网红”突围 , 仅靠情怀远远不够关于绿茶 , 有个高赞的评论:现在肯排队的 , 还是十年前排队的那些人 。
确实 , 很多人去吃绿茶 , 是因为情怀 。
虽然仅去年1年 , 绿茶就推出了147道新菜品 , 但点的最多还是十几年前那几个 。
曾经的网红鼻祖 , 如今已经被新网红包围 。
论颜值 , 这是网红餐厅的看家本领 。
现在很多古风餐厅 , 不仅有古香古色的装修 , 甚至还有古典歌舞助兴 。
更有些餐厅 , 还会增加体验项目 , 让顾客穿上汉服沉浸式吃饭 。
有个00后网友评论 , 灯光昏暗的绿茶以当下的网红餐厅相比 , 显得有些老气 。
论菜品 , 绿茶难言特色 。
绿茶餐厅以杭帮菜为主 , 兼有川粤鲁菜等菜系 , 在过去讲究性价比的时候 , 花一分钱吃好几种菜 , 是人们的经济首选 。
但随着餐厅品类的增加 , 绿茶的品类定位就显得有些模糊 , 虽然说是杭帮菜 , 但经过十几年的改进融合 , 绿茶的菜更像是创意菜 。
就连火锅品牌都开始走各种路子 , 有香天下这种走网红路子的 , 有新辣道、谭鸭血这种走单品特色路子的 , 有走特色服务路子的 。
如今的绿茶 , 装修不够新意 , 产品特色不够鲜明 , 久而久之这个老网红 , 会被新的年轻人“抛弃” 。
论性价比 , 在触及了翻台率的底线后 , 一边维持性价比 , 一边疯狂开店 , 对绿茶来说 , 压力山大 。
同样以性价比发家的呷哺呷哺 , 就是前车之鉴 。
在经历了疯狂开店、悄悄涨价、被迫关店后 , 引起全网群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