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复调音综」:《我们的歌》第三季
音乐节目的音乐性只在「音乐」吗?
「节目」也有音乐性吗?
这是笔者在看东方卫视《我们的歌》第三季所想到的问题。
1号认为,与其说第三季《我们的歌》在做一次「全新升级」,不如说在做一次「全新编曲」,它在原本自己具有时光感的悠扬、诗意的「主旋律」上,又谱了紧张、悬念的「新声部」,又添了有趣的、点缀的「装饰音」,让《我们的歌》变成了一首让观众感受更加丰富、多元的复调大歌,笔者将其称之为——
「复调音综」。
主旋律:漫长时光,岁月悠扬
作为这几年最出彩的音综之一,做到第三季,《我们的歌》也更懂自己。
它很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就是别的音综没有做到的「时光感」,这种跨越时间长河、跨越漫长岁月的喟叹、诗意、悠扬,本身就是一场磅礴的宏大叙事。
这,就是《我们的歌》无论怎么改版升级,怎么「重新编曲」,都不会变的「主旋律」,并且要把这个「主旋律」不断推向极致、推向巅峰。
所以,为了创造这种更加极致的时光感,认真分析,你会发现,这季《我们的歌》埋了很多有巧思的设定:
第一个设定,是「四代同堂」。
林子祥,1947年丁亥年生人,齐秦1960年己亥年生人(农历新历之别),薛之谦1983年癸亥年生人,周兴哲1995年乙亥年生人,四人生肖同属猪,整整差了4轮,近乎半个世纪。
文章插图
为了制造这种漫长岁月的时光感,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歌》节目组的用心,这是在用鲜活的音乐人的同台,去描摹一副中国音乐人的传承谱系,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生生不息。
林子祥一曲《凭着爱》不仅把现场歌手、观众唱哭了,也把笔者唱哭了,它唱的不是歌,唱的是时光,唱的是人生。74岁的林子祥,可能他的气、他的嗓子,不再是生理层面的巅峰,但是你在他的歌中听到了生命的厚度,年轻时的生命力与年迈时的生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后者,更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
文章插图
第二个设定,是「颗粒度分布」。
文章插图
《我们的歌》的模式设计是,起始分为「前辈歌手」和「新声歌手」两个大的组别。
在本季A组中,「前辈歌手」出道年代分别是70年代的林子祥、80年代的齐秦、90年代的杨千嬅、00年代的薛之谦,一个前辈歌手就代表了一个华语音乐的十年,颗粒度较大;
「新声歌手」则以胡夏作为起点,全都是2010年后出道的人,正好从2010年出道的胡夏到2019年出道的锤娜丽莎,跨越了华语乐坛2010-2019整个21世纪10年代,颗粒度较小。
文章插图
而这一大一小的时间颗粒度设置,疏密之间,笔者觉得这个设定有点参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思,也仿佛模拟了我们对时光的感受,近的事情,可能你会记得更多、更细,远的事情,慢慢遗忘之后,可能你只能几年只有一件还保留在记忆长河中。
第三个设定,是「中生代歌手」。
非常有意思地,你会发现,在前辈歌手中,有一个不怎么前辈的薛之谦,他是前辈这个谱系中的终点;在后辈歌手中,也有一个不怎么后辈的胡夏,他是后辈这个谱系中的起点。
而这个设定下,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功能:
一方面,因为有他们俩的存在,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音乐人从70年代至今没有断层的完整谱系,且以10年代,作为一个前辈与后辈的分界线,所以,一个是前辈的终点,一个是后辈的起点,这在前文已经阐释,不再赘述;
二方面,作为一档「代际音综」,代际沟通决定了音综的质感。如果你看了首期节目,就会发现,这两个中生代在代际沟通之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把前辈歌手与新声歌手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性人物,在首期就把代际融合的氛围给热起来了,所以,他们就是为了防止代际断层、加速代际融合而增设的功能性角色。
文章插图
因此,在这三大设定之下,我们既看到了华语音乐的传承、谱系,又喟叹了生命的流逝、轮回。即是艺术的,也是哲学的。
「新声部」与「装饰音」:紧张且有趣
而在「主旋律」日臻完美的另一边,新编曲有意而为之地创造了与「主旋律」完全相反的新声部——
推荐阅读
- 《只此青绿》火出圈,传统文化复兴时代来了吗?
- 张宇休息三年后复出,任《浪姐3》声乐导师,网友希望其注意言行
- 2021综艺市场复盘:激变之年,谁在傲立潮头?
- 节目组给足面子请她复出,奈何强演煽情,观众纷纷换台
- 大丰助力虎年央视春晚,首次打造「720°穹顶」空间
- 2022年山东春晚,郭德纲相声录制完成被拿下,网友答复与主流有关
- 《心动4》小孔发文诉苦,却没等到马董的回复,直呼喘不过气
- 杨紫独自去打印海璐叮嘱不要被拐走,杨紫的回复太好笑了
- 《师父》音乐制作特辑 北京电子乐制作人Howie Lee的游戏首秀
- 张碧晨新综艺重磅来袭!节目聚集27位明星,还有乐坛老前辈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