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昨天 ,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北京时间9月20日15时10分 ,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 约597秒后 , 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轨道 。 15时22分 , 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 ,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当天22时08分 , 天舟三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
天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 货运飞船为满载状态运载了可支持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物资、空间站备份设备、空间科学载荷等货物;此外还携带了补加推进剂等上行物资 。 在停靠期间 , 天舟三号还具备并网供电能力可以为空间站提供电力支持 。
五院天舟三号总指挥冯永介绍 , 天舟三号携带的货物主要包括航天员生活物资、航天饮水、气体补给、卫生用品、应急储备物资、舱外航天服及出舱消耗品、维修备件和实验载荷等 , 与天舟二号基本一致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气体补给方面 , 天舟三号运送的气瓶用特种复合材料制成 , 可以充至300倍大气压力 , 充1瓶氧气能供航天员使用很长时间 。 在水资源方面 , 天舟三号带了多组水箱 。 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王冉说 , 这些水箱均采用轻质、柔软材料制成的“水囊”包装 , 不仅可以保证饮水安全 , 还可以在饮水用尽后更好地收纳 。
天舟三号带的货物里最“金贵”的就是舱外航天服了 ,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提供太空中生存所需的氧气、调温、辐射防护等 。 这套装备重达90多公斤 , 货运飞船系统为了方便上行运输 , 专门设计了舱外服支架 , 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一针一线” 。 据悉 , 除了这些特殊货物 , 天舟三号随身携带的其他货物都是用标准化、型谱化的货包装载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 ,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0次发射任务 , 天舟三号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 , 于20日22时08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 目前 , 天舟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后 , 转入三舱(船)组合体飞行状态 。
飞天前要检测新冠病毒
昨天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 并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 。 中秋节前夕 , 天舟“快递小哥”送来的海量“包裹” , 让天和核心舱的节日氛围更加浓厚 。
相比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 天舟三号在送货方面有哪些改进?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王冉揭开奥秘 。
首先是装载物资更多 。 根据任务要求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半年左右 , 是神舟十二号乘组的两倍 , 所以天舟三号上行驻留保障物资也是天舟二号的大约两倍 , 上行货包数量多达206件 。
其次是装载的密度更大 。 有了之前的经验 , 天舟三号的货包装载方案设计进一步优化 , 包内货物布局更加合理 , 货物装载密度由天舟二号的266公斤/立方米提升至272公斤/立方米 。
此外 , 飞船货物舱的环境更加舒适 。 天舟三号货物舱内的适配板在货包拆卸后即成为墙面 , 并且通过贴膜装饰和标识设计 , 使其具有了手感好、视觉美观等特点 , 让“毛坯房”快速实现精装修 。
航天员在天上拆“包裹”与地面有啥不同?王冉说 , 地面上有重力 , 人们拆包裹可以放在地上操作 , 但在微重力的太空中 , 航天员需要使用尼龙搭扣将货包与操作面固定 , 操作时还需要身体限位才能比较方便地将货物取出 。 “我们在包内设计了网兜和防飘带 , 可以防止货包开启后内部货物自由飘出 , 便于航天员拆‘包裹’ 。 ”他说 , 这些货包轻便结实又耐用 , 抗菌防霉还阻燃 , 货包规格多达22种 , 可以充分利用舱内有限空间 , 保证整船装载效率 。
如何保证送往太空的物资无污染?王冉说 , 除了对货物生产交付等过程控制外 , 货运飞船飞天之前还要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测 , 包括微生物检测、有害气体检测等 。 从天舟二号开始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 务必保证对接后不会引入任何污染 。 “这既是对航天员负责 , 也是对空间站负责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