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工合成的淀粉能吃吗?
论文中提到 , 经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 , 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和天然淀粉没有区别 , 是可以食用的 。 差别无非就是初期人工合成的淀粉口感怎么样 , 能不能媲美植物淀粉 。 当然 , 这点也不必担心 , 影响淀粉口感无非就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占比 。 据了解 , 直链淀粉煮熟后韧性口感较低 , 弹性低 , 有点糊糊状的感觉 , 而支链淀粉煮熟后的粘性也比较高 , 米饭韧性口感比较好 。 如果要改善口感 , 那就只要继续在此基础上 ,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进就可以了 。
不管怎么说 , 首先要先解决有无问题 , 才能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 从这点来看 , 人工合成淀粉这项成果就好比实现0到1 , 没有这项成果 , 我们根本就不用探讨这种淀粉好不好吃的问题 。
那么 , 这项技术成果将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1、将粮食的农业生产变成工业生产 , 有利于节约大量耕地、淡水资源 , 极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
不论是欧美国家吃的面包 , 还是亚洲国家吃的米饭 , 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 据统计 , 淀粉占全球热量摄入的80%以上 。 为了获取淀粉 , 人类不得不开垦大量土地 , 消耗大量水资源 , 使用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农药 , 使用大量对生态系统有害的化肥来生产粮食 。 据统计 , 食品生产大约占据全球40%的耕地 , 产生了25%的温室气体 。
农药导致水中鱼类大量死亡
如果能够人工合成淀粉 , 那么人类将不再需要通过繁重、低效的农业种植来生产人类主食 , 这将大大减少人类生产粮食对整个生物圈的不利影响 ,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业内专家也表示 , 如果未来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与农业种植相比具有经济可行性 , 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 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基社会 , 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 。
对于我国来说 , 一旦我国能够将这些技术成果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那么 , 我国将不再担心粮食不够吃 , 更不用担心养殖业没有足够廉价饲料 。 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农业格局的影响难以估量!
2、人工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 有利于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
研究表明 ,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分 。 目前 , 绝大部分人类活动 , 包括基本的生存需求、生产需求、出行需求、居住需求、娱乐需求等等 , 无一例外 , 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 为了产生足够能源 , 人类大量使用含碳化石燃料 ,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 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想要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 只能尽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这就需要人类调整整个社会能源生产、利用运行结构 。 一方面要寻找含碳化石燃料的替代品 , 另一方面要就是要寻求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
目前 ,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都能提到含碳化石燃料产生能源 , 但此前却一直没办法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取代植物和部分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 。 这也直接导致 , 人类只有植树造林这一种办法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如今 , 随着这项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难题 。 未来 , 一旦造出核聚变发电站 , 源源不断产生能源带动淀粉合成工厂运转 , 人类就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顺带解决粮食危机 。
3、人工合成淀粉用途多样 , 能够改变人类工业格局乃至改变世界格局 。
淀粉除了可以作为人类主粮 , 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 它还可以作为合成各种营养物质的原料以及大量工业产品的合成原料 , 例如可降解塑料、橡胶等等 。 随着技术的继续发展 , 这些技术还将继续衍生出大量合成生物行业 , 改变人类工业格局的同时还将催生大量就业岗位 , 好处不言而喻 。
这项成果还将改变世界格局!
众所周知 ,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号称世界警察 , 在多数重要行业都举足轻重 。 然而很多却想不通 , 人口不足我国四分之一的美国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它控制了货币 , 以及粮食供应的主导权!
2020年5月5日 , 新华网报道 , “美国每年向全球供应约1.5亿吨的粮食出口数量 。 其中 , 大豆出口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37% , 玉米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47% , 小麦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22% , 这是一组非常惊人的数字 。 ”
推荐阅读
- 灵魂真实存在吗?科学家描绘出死后的世界
- 平行宇宙存在吗?消失多年的潘博文去哪了?为何说他从未出现过?
- 纳米技术已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确立,它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 古新世-始新世小球化学和碳同位素偏移开始的碳源
- 地球的姐妹星球——“地狱之星”
- 用于低混合电流驱动发射装置的激光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GRCop-84结构的分辨率和几何限制 (1)
- 社会对生物技术的关注
- 乙肝CAMs类化合物,早期药物开发,可破坏pgRNA衣壳内部逆转录
- 研究新突破!一种新的脱碳技术,可快速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固体碳
-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或已开始!科学家:人类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