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液相色谱检测生物药中蛋白质杂质残留】
文章图片
目前临床上已经规模应用生物技术药物 , 为制药工业带来了变革和机遇 , 但在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细菌的培养、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等 , 过程中非常容易引入生产用细菌中的其他蛋白质 , 或在贮存环境掺杂相关杂质 , 如前体、异构体及某些降解产物等 , 具有高度的不均一性和不确定性 。 蛋白质类杂质是一个普遍且相对复杂的生产问题 , 在生产过程中分辨所有蛋白杂质难度非常大 , 但为增加产品安全性 , 对杂蛋白进行分析和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分析蛋白杂质主要技术包含:高效液相色谱和免疫学分析(ELISA和West‐ernblot)凝胶电泳、二维电泳及质谱技术、毛细管电泳等 , 高效液相色谱法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 , 而不需要气化 , 可直接用于分析难挥发、热不稳定及高分子样品 , 扩大了色谱法的应用范围 。
微源查阅资料利用茵栀黄注射液为药物模型根据检测波长 , 采用紫外末端吸收的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对注射剂中的大分子蛋白进行了检测 。
色谱条件:
色谱柱 | 凝胶排阻柱(TSKgelSuperSW20004μm4.6×300mm) |
流动相 | 磷酸盐缓冲溶液(0.06MNaCl、0.02MNaH2PO4 , pH=7.0) |
检测波长 | 220nm |
流速 | 0.3mL/min; |
进样量 | 20μL |
加标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牛血清白蛋白3.80mg于量瓶中 , 加茵栀黄注射液 , 溶解稀释至刻度 , 制备成380μg/mL的储备液 , 量取适量的储备液 , 加入茵栀黄注射液进行稀释混合得到 , 浓度为38.0 , 3.80 , 0.380μg/mL的样品加标溶液 。 取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及加标样品溶液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 记录色谱图
210nm波长(a)、220nm波长(b)处牛血清白蛋白(40.0μg/mL)色谱图
目前国内在已上市的来源于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组织的蛋白质药物中 , 很多品种未对其生产过程引入或产品本身含有的相关杂蛋白进行研究 , 产品质量控制上缺少方法 。 本文通过茵栀黄注射剂举例为其他同类药物中的蛋白杂质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检测方法 。
推荐阅读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河马50厘米长的犬齿不外露,剑齿虎的牙齿复原有没有可能搞错了呢?
- 研究人员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的蛋白质结构
- ?关于陨石中的氨基酸的介绍
- 细胞基因也有“两面性”!早期合成关键蛋白质,后期却会引发疾病
- 如果真的有龙,那它是如何飞起来的?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出来了结果
- 真的有一个平行的空间吗?梦也许是一种感觉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好消息!乳腺癌新药Enhertu(DS-8201)获FDA优先审查:疗效击败T-DM1
- Nature:衰老的根源在核糖体?衰老加剧核糖体暂停,破坏蛋白质稳态
- 什么是酶的结构和功能?